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2-07 16:32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C
【解析】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倾向于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故本题选C。
2.B
【解析】根据课程的综合度,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故本题选B。
3.D
【解析】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认为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因此他倡导发现学习。故本题选D。
4.D
【解析】隐性课程是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得的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得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隐性课程的表现形式有:(1)观念性隐性课程。包括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的意识形态,学校的学风,校风,有关领导和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教学指导思想等;(2)物质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建筑、教室的设置、校园环境等;(3)制度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4)心理性隐性课程。主要包括学校人际关系状况、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学生在隐性课程中得到的主要是非学术性知识。故本题选D。
5.B
【解析】新课程理念中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表现在: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故本题选B。
6.D
【解析】将学习动机划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的根据是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故本题选D。
7.B
【解析】认知内驱力: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动机;认知内驱力属于内部动机。故本题选B。
8.D
【解析】考察奥苏泊尔关于动机的分类: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故本题选D。
9.C
【解析】为了获得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是附属内驱力,属于外部动机。故本题选C。
10.B
【解析】成就动机是一种力求成功并选择朝向成功(或失败)目标的活动的一般倾向。成就动机理论是由阿特金森提出的。他把个体的成就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皮亚杰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估。评估的结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动机。动机期望—价值理论是由阿特金森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个体完成各种任务的动机是由他对这一任务成功可能性的期待及对这一任务所赋予的价值决定的。个体自认为达到目标的可能性越大,从这一目标中获取的激励值就越大,个体完成这一任务的动机也越强。控制点理论是由罗特提出的。其将个体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由于内控者与外控者理解的控制点来源不同,因而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也不相同。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