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2-07 16:32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角色,因此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应扮演的角色是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故本题选D。
2.A
【解析】题中这句话出自泰勒对他的目标课程评价模式的表达,其核心在于对预定目标和实际结果进行比较,看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目标,即预定的教育目标。目标游离评价模式重视课程与教学的所有结果,包括非预期结果;应答评价模式是通过评价者与教育活动有关的各种人员的接触,了解他们的愿望,然后把它同实际活动进行比较,对教育决策或方案进行修改,对大多数的愿望做出回应,以使教育能满足各种人的需要;CIPP评价模式是一种整合性的评价模式,包括四种评价方式,即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认为课程评价不应局限于评定目标的达成程度,而是一种过程。故本题选A。
3.C
【解析】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科知识主要以课堂教学的方式,侧重于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学校文化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是为了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校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故本题选C。
4.B
【解析】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新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同时还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个别差异。故本题选B。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素质教育是贯彻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目标一致。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所以A不符合题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所以B正确;全面发展是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并不是全面发展就等同于均衡发展,所以C不符合题干;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所以D错误。故本题选B。
6.B
【解析】个体的成就动机包含着两种成分,即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故本题选B。
7.B
【解析】力求成功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即50%。故本题选B。
8.C
【解析】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的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任务难度不是个体自己可以控制的,所以它属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且任务一旦确定其难度也即确定,不易改变,所以又是稳定的因素。故本题选C。
9.D
【解析】努力是内部可控不稳定的归因。故本题选D。
10.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示范者的角色。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都是一种示范,都将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题干中“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好的教师榜样”符合教师示范者的角色。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