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2-22 10:37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B
【解析】教学评价根据实施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题干中,单元测试的目的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反馈调节,以此去促进学生的学习,故本题选B。
2.A
【解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都是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础,为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体育为各育的实施提供物质基础。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与实施。故本题选A。
3.B
【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强调的是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故本题选B。
4.C
【解析】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师平等地爱护、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皮格利翁效应”告诉教育者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期望,相信学生。故本题选C。
5.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因此,对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该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故本题选B。
6.B
【解析】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如何教”和“教什么”以及受教育者“如何学”和“学什么”的过程。B项说法有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双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其他选项表述无误。故本题选B。
7.A
【解析】根据2018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减负指的是切实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减负强调的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减负不是少留作业,该通知规定:“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因此,B选项和C选项说法错误。而学业负担不等于精神压力,D选项错误。故本题选A。
8.D
【解析】教学过程最基本的矛盾是学生和学习内容之间的矛盾,因此内因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学生的主体作用。故本题选D。
9.A
【解析】孔子在《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代理学家朱熹这样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是西方最早使用启发教学的人。故本题选A。
10.B
【解析】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度学习。刚刚听完了课,这时已经对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基本达到了学习目标,马上复习一遍能够增强学习效果。A选项把大知识块分成小单元学习,属于分段识记。从头到尾把书看完一遍就回忆,这属于整体识记和尝试回忆。考前临时抱佛教,不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不属于学习策略的范畴。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