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2-22 10:39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B
【解析】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即回答了为谁培养人,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故本题选B。
2.A
【解析】赫尔巴特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他认为在教学中,既没有“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故本题选A。
3.B
【解析】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学生享有的受教育权之一是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题干中,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取消年级排名靠后学生参加中考资格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故本题选B。
4.C
【解析】学生的人身权包括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其中,人身自由权指未成年学生有支配自己人身自由和行动的自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非法拘禁、搜查和逮捕,如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题干中教师对学生搜身检查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故本题选C。
5.D
【解析】常用德育方法包括说服法、榜样法、陶冶法、自我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其中,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一种方法。题干中,教师通过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去教育学生体现了这种方法。故本题选D。
6.C
【解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其中,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得到的强化。题干中,“警示教育”是通过别人的事例来教育和告诫当前的听众,故而是替代强化。故本题选C
7.C
【解析】课程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中的学习活动方式三种成分。故本题选C。
8.D
【解析】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即课程内容处于中介位置。故本题选D。
9.A
【解析】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抑制过程分为非条件性(无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消退抑制是条件抑制的一种,是指由于条件反射没有得到必要强化而产生的反应减弱(抑制)。故本题选A。
10.C
【解析】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符号学习又称表征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题干中以词汇、图表等为内容的学习属于符号学习。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