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2-22 10:53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基本原则集中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人民利益、为社会发展的献身精神,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故本题选D。
2.D
【解析】说法教育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改变学生态度和品德的方法;群体约定法是教师利用班级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来改变学生态度的方法。故本题选D。
3.D
【解析】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即“两基”“两全”“两重”。故本题选D。
4.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教育界的“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制定是根据前两者制定的。故本题选A。
5.C
【解析】民主型的师生关系: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的。专制型的师生关系: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命令、权威、疏远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的。放任型的师生关系: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无序、随意、放纵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的。在放任型师生关系中,教师只管教书,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不管不顾,学生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故本题选C。
6.D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故本题选D。
7.A
【解析】思维的概括性,包含两层意思:(1)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2)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题干中“灯是照明的工具”是思维概括性的第一层意思。故本题选A。
8.D
【解析】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体现了教师的示范者角色的内涵。故本题选D。
9.A
【解析】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故本题选A。
10.D
【解析】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心理变化。但内在的心理变化无法直接观察到。因此,有人提出了内部心理与外部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方法。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