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2-22 13:48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B
【解析】题干中说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故本题选B。
2.B
【解析】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故本题选B。
3.C
【解析】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题干体现了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权。故本题选C。
4.D
【解析】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故本题选D。
5.A
【解析】测验长度是指构成一份测验的试题的数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题量”。信度又称为测验的可靠度,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测验题量越大,越能够反复全面考察学生,看测验结果是否一致。故本题选A。
6.D
【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故本题选D。
7.B
【解析】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A选项认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C选项社会模仿模式认为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故本题选B。
8.A
【解析】“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意思是建设国家,管理公众事务,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事情。体现的是教育和政治之间的关系,故本题选A。
9.C
【解析】“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说明教育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表明教育具有生产性这一特征。故本题选C。
10.C
【解析】】教育的不同阶段中,初中教育被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的教育阶段。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