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2-22 13:49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在思维发展方面具有不同特点,应该针对他们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故本题选D。
2.D
【解析】人生观是指人对其生存价值和意义的看法,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体现。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正确的人生观是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故本题选D。
3.B
【解析】教育目的的功能一般认为有导向、激励、调控、评价等。题干中“规定了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体现的是导向功能。故本题选B。
4.C
【解析】“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意思是哪里有道理,哪里就有老师。或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老师。教师负有传递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体现了教师职业的传道者角色。故本题选C。
5.B
【解析】】ACD选项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扮演的常规角色。新课改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平等性,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故本题选B。
6.C
【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他们的活动并无固定的规范、程式、方法可以套用。“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要求教师要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并在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故本题选C。
7.B
【解析】深度加工是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对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过度学习是指如果学习达到刚刚能够掌握之后还要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组块化编码是指对信息进行组织或再编码。故本题选B。
8.C
【解析】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往往与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两个概念相关,并以发散思维为核心。故本题选C。
9.C
【解析】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故本题选C。
10.B
【解析】正强化是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消退是有机体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应发生的过程。题干中体现的是教师通过免去额外的作业即学生厌恶的刺激,来促使学生认真听课。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