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2-22 15:19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A
【解析】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五个因素,即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故本题选A。
2.A
【解析】A选项认知策略的学习:表现为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B选项智慧技能的学习:表现为以处理外界的符号和信息,又称过程知识的学习;C选项言语信息的学习:学生掌握的是以言语信息传递(通过言语交往或印刷物的形式)的内容或者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达出来。D选项动作技能学习是指通过人的一般活动而习得的一套熟练的动作系统。故本题选A。
3.A
【解析】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首先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思想要求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因此,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要适当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故本题选A。
4.A
【解析】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认知内驱力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动机;认知内驱力属于内部动机。故本题选A。
5.B
【解析】环境的作用体现在,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故本题选B。
6.C
【解析】自律是指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和主观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主体性,该阶段的儿童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不变,可以改变。故本题选C。
7.A
【解析】原型即事物的原样,心智活动也有其外化的物质原型,即实际的操作活动程序、实践模式。智力力技能形成的阶段分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通常指那些被模拟的某种自然现象或过程;原型操作是依据智力技能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以获得完备的动觉映象;教师演算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操作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模拟过程,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原型定向。故本题选A。
8.A
【解析】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关键期中,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通过适宜环境的影响,某种行为习得比较容易,心理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个体的影响变得很小或没有。故本题选A。
9.A
【解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体现课堂导入的针对性。故本题选A。
10.A
【解析】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故本题选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