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2-23 10:49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C
【解析】继承性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前赴后继,后一时期的教育是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题干中的关键是“到今天为止”,说明了历史条件不管如何变化,职业道德仍然没有较大改变,因此体现了历史继承性。故本题选C。
2.A
【解析】校园文化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和学校组织制度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也是最高层次。故本题选A。
3.C
【解析】德国学者瓦•根舍因首创的范例教学;保加利亚医学和心理学博士洛扎诺夫首创的暗示教学;设计教学法是杜威首创,克伯屈推广的。六步教学法是我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提出的。故本题选C。
4.A
【解析】传统的“师道尊严”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控制和教师的绝对服从。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师生关系。故本题选A。
5.D
【解析】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一所小学的绩效一般包括学校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效益的好坏等,同时还包括学校所有成员知识技能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成果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状况,以及由以上诸方面所反映的学校组织及其人员的素质对环境变化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和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等。故本题选D。
6.A
【解析】教育评价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有一定程序和系统活动过程;教育评价以一定教育目标或一定教育价值观为依据;教育评价以对评价对象的功能状态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核心;教育评价以科学的评价方法技术为手段;教育评价最终目的在于不断完善评价对象行为提高教育质量,为教育决策服务。故本题选A。
7.D
【解析】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即辨别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并对其做出不同的反应。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反应是泛化。故本题选D。
8.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故本题选D。
9.B
【解析】学生品德发展最终内化为个体的道德信念,这种内化是通过自我教育进行的。故本题选B。
10.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权利与义务中规定: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为三至五年。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