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2-12-26 10:10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并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答案】C
【解析】
传统教育学派主要是指西方近代以来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学派,强调教育要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 “现代教育学之父”。故选C。
A项: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思想,著有《大教学论》一书。不合题意,故不选。
B项:杜威针对传统三中心理论,提出了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经验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的新三中心理论,建立了现代教育学派。不合题意,故不选。
D项:斯宾塞在自己的著作中首次提出了“课程”一词。强调其在教育活动中是作为静态的、在于学习者的“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不合题意,故不选。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研究保持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自然性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
A.观察法
B.实验法
C.问卷法
D.行动研究法
【答案】A
【解析】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被称为“科学研究的前门”。优点是保持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自然性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故选A。
B项:实验法是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不合题意,故不选。
C项:问卷法是调查研究中使用最基本和最广泛的研究方法,不合题意,故不选。
D项:行动研究法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不合题意,故不选。
3.某学校为了防止当地传统的“土陶”工艺失传,在学校开展了以“土陶工艺”为主题特色课供学生选择,并请民间艺人到学校指导,这说明教育具有()的功能。
A.传递和保存文化
B.筛选和整理文化
C.交流和融合文化
D.更新和创造文化
【答案】A
【解析】
教育的传递和保存文化功能,使得人类积累的文化代代相传。题干中学校为传递传统的“土陶”工艺,开展特色课程,体现了教育为文化的传递和保存功能。故选A。
B项:教育可以对文化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去伪存真,向学生提供科学的、有价值的文化。不合题意,故不选。
C项:教育通过两种途径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一是内在的教育过程本身,二是外在的交流活动。国家互派留学生、学术交流等形式属于外在交流活动,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合题意,故不选。
D项: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批判和融合作用,也就是在构建新的文化特质和体系,使文化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不合题意,故不选。
4.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用 “双生子爬梯实验” 证明了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这种观点属于( )。
A.外铄论
B.内发论
C.多因素论
D.相互作用论
【答案】B
【解析】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
生理机制决定的。格赛尔的成熟机制属于心理机制的内容。故选B。
A项:外铄论又称外塑论或经验论, 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如环境的压
力、 刺激和要求、 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不合题意,故不选。
CD项:多因素论也称相互作用论。其观点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与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等)在个体活动中产生作用的结果。不合题意,故不选。
5.德国哲学家纳托尔普说:“事实上,个人是不存在的,因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生活于人群之中,并且参加社会生活。”这属于教育目的的(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内在教育目的论
【答案】B
【解析】
社会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纳托尔普的这句话强调社会发展和需要对教育目的制定的影响,属于社会本位论的观点,故选B。
A项:个人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不符题意,故不选。
CD项:教育无目的论,也称内在教育目的论,强调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不符题意,故不选。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