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2-12-28 11:10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一些学校随意开除学生或勒令未成年学生退学的行为,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 )。
A.人身权
B.隐私权
C.受教育权
D.荣誉权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权利。受教育权,是指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具体来说,也可以是说公民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题干中的做法侵犯了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故本题选C。
2.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体现了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德育原则。“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意为: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即要了解他人,针对不同人的个别差异性进行区别化对待。引申到德育意义上,就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即因材施教原则。故本题选B。
3.上完体育课,学生不在状态,英语老师顺势讲了关于体育的英语单词,体现了什么( )。
A.随机应变
B.因势利导
C.灵活果断
D.循循善诱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机智。随机应变指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形容临事能妥善变通处置;因势利导指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的方向引导;灵活果断指反应灵活并且迅速;循循善诱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英语老师讲了英语单词,朝向积极方向发展。故本题选B。
4.将果实的概念从各种特征中提取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可食用”的非本质特征,这反映了思维的( )。
A.分类过程
B.比较过程
C.抽象过程
D.概括过程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思维的过程。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抽象是在人脑中提炼各种对象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题干中,抽取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体现了思维的抽象过程。故本题选C。
5.在欣赏辛弃疾诗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我们仿佛想象到一个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的画面,这是一种( )想象。
A.创造性想象
B.记忆表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题干中,根据辛弃疾诗句想象到的画面属于再造想象。A选项,创造想象是指根据创造目的,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例如,飞机设计师在头脑中构思了一架新式飞机形象,作家在头脑中构想了新的人物形象等,都属于创造想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教综单项选择题3(四)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