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2-28 14:20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日常生活中,有时虽然没有给自己提出明确的实际目的和任务,也没有付出特殊的意志努力,也没有采取专门的措施来识记某些事物,但这些事物都自然而然地保留在大脑中,成为一个人知识经验的组成部分。这就是心理学所阐述的( )。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意义识记
2.我国桥梁茅以升小时候看爷爷抄古文《东都赋》,爷爷刚抄完,他就能背出来,这种“过目成诵”的品质,反映了记忆的( )。
A.正确性 B.持久性
C.准备性 D.敏捷性
3.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思维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下列选项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发散思维 B.直观动作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4.想象过程是对形象的分析、综合的过程,鲁迅先生根据旧中国农村中各种各样的农民的性格特征,通过想象,塑造出了一个主观、狭隘、保守,又有农民式质朴、狡猾的阿Q形象,鲁迅先生的想象,从表现形式上看应属于( )。
A.粘合 B.典型化
C.夸张 D.联想
5.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期望值过高、心理压力大、学生学习负担重、竞争激烈,使情绪容易处于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如果得不到缓解,就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和心理的缺陷,或者其他原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表现对目已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和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的尊重的心理状态( )。
A.抑郁 B.焦虑
C.过度恐惧 D.自卑
6.自我意识有三种心理成分,紧密联系,又相互制约。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 )
A.自我认知 B.自我表白
C.自我体验 D.自我调节
7.从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来看,下列哪项阐述是不正确的( )。
A.从三四岁到十二三岁,人的智力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成负加速变化:年龄增加,智力发展趋于缓和
B.一个人从出生到五岁,是人的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C.人的智力在18到25岁之间达到顶峰;成年是人生最漫长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
D.能力发展的趋势,是科学研究的结果,人与人之间,几乎不存在个体差异
8.教师和每个学生的空间距离不一样,观察的准确性也就不同。为收集到来自学生的更为准确的反馈信息,需要教师课堂观察时采用( )策略。
A.扫视 B.环视
C.注视 D.巡视
9.在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时,王老师会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并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不同需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式。根据富勒和布朗的理论,王老师处于(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成长阶段
10.青年教师王老师每次上课都不辞辛苦地从上课讲到下课,但是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老师最应该反思的是他的( )。
A.教学态度 B.教学方式
C.教学手段 D.教学组织形式
【参考答案】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