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x.hteacher.net 2022-12-28 15:03 陕西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孔子出生在鲁国的昌平乡陬邑,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防叔生了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叔梁纥与姓颜的女子生下孔子,孔子生下来的时候头顶中间下凹,所以起名叫丘,字仲尼,行二。
二、教育思想
1.教学内容
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诗有风、雅、颂三种类型。《书》又称《尚书》,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是根据一些历史文献编撰而成。《礼》又称《士礼》,传于后世称为《仪礼》。孔子认为,礼是立国之本,在社会生活中有重大的作用。《乐》:“乐”是各种美育教育形式的总称,内容广泛,与诗、歌、舞、曲密切结合在一起。在社会生活中,乐与礼经常配合发挥作用而为政治服务,所以礼乐常常并提。《易》又称《周易》,是一部卜筮之书。《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人性论
孔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从此看出,孔子认为每个人出生后,其天性禀赋是差不多的,是环境的不同让人在后天中不断变化发展。基于此,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其认为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人人也应该接受教育。所以孔子就开始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据传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可见其在当时的影响力。这就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将教育权进行下放,平明中也可以进行相应的教育。
3.启发性教学原则
孔子:世界启发法第一人。
《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苏格拉底:西方启发法第一人
4.最早论述教育和经济间的关系
孔子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三个条件,首先要有较多的劳动力,其次,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中的吃喝穿住的问题,只有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
5.有教无类体现教育公平
指贵族和平民不应该差别对待。在孔子之前,教育是贵族的特权,所谓“学在官府,官师合一”说的就是当时教育的现象,甚至接受教育的目的都不是真的为了学习知识或者加油自我,而单纯是为了显摆家族的地位,这在孔子看来是不合理的。由于年轻时自身也任过官职,而后又周游列国阅历丰富,孔子对教育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因而认为这种不平等的本质是对出身贫贱的过分强调,故主张“教育不应该把人分类,无论贵族平民都可以接受教育”。
练习题: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观点是( )首先提出的。
A.孔子 B.卢梭 C.杜威 D.赫尔巴特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提倡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的是启发性原则。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早几十年。因此本题答案为A。
2.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过古代教育家及其观点的对应。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办私学后,提出“有教无类”,让平民子弟也有机会上学。他还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BCD均为干扰项,排除。故本题选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陕西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教育行政执法的原则易混淆点辨析
下一篇: 陕西教师招聘备考:稷下学宫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