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anxi.hteacher.net 2023-01-10 17:36 山西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凯利指出,人们可通过检查三种特殊的信息来进行归因,凯利的归因理论也因此被称作三维理论。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
特异性信息: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反应。
共同性信息: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一致性信息: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
个体从以上三个方面信息的协变中得出结论。如果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都高,我们就可能做出外部因素的归因。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那么更可能做出内部因素的归因。具体如下表:
我们来用一个具体的例子帮助大家理解。假设一位叫玛丽的小姐看一个小丑表演时,笑得厉害。那么玛丽为什么笑呢?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提供高特异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的信息。即玛丽没有对其他小丑笑,只对这一个小丑笑(高特异性);每个人都对这个小丑的表演笑(高共同性);玛丽总是对这个小丑的表演笑(高一致性)。那么这种情况下,玛丽笑的原因就是刺激客体,即这个小丑。
第二种情况是低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即玛丽对小丑的表演总是笑(低特异性);别人几乎对这个小丑不笑(低共同性);玛丽总是对这个小丑笑(高一致性)。这种情况下,玛丽笑的原因就是行为主体,即玛丽自己。
第三种情况是高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即玛丽没有对别的小丑的表演笑(高特异性);别人几乎不对这个小丑的表演笑(低共同性);玛丽以前从未对这个小丑笑过(低一致性)。那么玛丽笑的原因就是情境,即当时特殊的场景让玛丽发笑。
根据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存在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高的情况,就最有可能被归因于( )。
A.行为主体 B.刺激客体 C.偶然因素 D.环境背景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当个体行为存在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高的情况时,归因于行为主体。
B项刺激客体,当行为存在特异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高时,归因于刺激客体。
C项偶然因素和D项环境因素意思相同,都指情境,当行为存在特异性高、共同性低、一致性低时,归因于情境。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山西教育心理学调节聚焦理论学
下一篇: 山西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刷题74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