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yunnan.hteacher.net 2023-01-11 10:58 云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在教师招聘心理学专业方向的考察中,一直是容易被广大考生容易忽略的一部分知识。在整个心理学界,对于人格的研究也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的流派和理论。今天笔者针对于其中比较著名的几种人格理论做出简单归纳概括,以便帮助于广大考生扩展自身的知识体系。
1.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三个层次:
(1)本我:位于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构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3)超我: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的力量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遵循“理想原则”。
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行其责。当三者处于协调的状态时,人格表现出健康;当三者发生冲突、无法解决时,会导致心理疾病。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事本能,人格的发展就是心理性欲的发展。人格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生殖期(青少年期)。
2.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认为,人格既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又是一个层次分明,相互左右的过程,由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组成。
(1)意识:意识是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意识与个性化同步,在个性化过程中产生出的新因素是“自我”
(2)个体潜意识: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是一个经验的储存库,容纳了所有与意识自我不协调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内容。由于它是发生在个体身上的,并和个体的经验相联系的心理内容。个体的潜意识内容被称之为“情结
(3)集体潜意识:人类祖先进化过程中,集体经验心灵底层的精神沉积物,处于人类精神的最低层,为人类所普遍拥有。在个体一生中从未被意识到,经由遗传获得来。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
3.奥尔伯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评价人格常用的单位。人格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由奥尔伯特和卡特尔。而奥尔伯特将人格特质分为两种: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共同特质,它是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在研究人格的文化差异时,可以比较不同文化中的共同特质。
个人特质是一个人相对稳定的思想和情绪方式,是其内部的和外部的可以测量的特质。我们把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均表现出的一些特点,称为个人特质。这种心理结构突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个人特质又可以在生活中分为以下几种:
(1)首要特质
所谓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小说或戏剧的中心人物,往往被作者以夸张的笔法,特别突显其首要特质。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2)中心特质
所谓中心特质(central trait),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
有5-10个中心特质。如林黛玉的清高、聪明、孤僻、抑郁、敏感等,都属于中心特质。
(3)次要特质
所谓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表
现出来。如有些人虽然喜欢高谈阔论,但在陌生人面前则沉默寡言。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备考想象的功能
下一篇: 教师招聘考试:文言文阅读(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