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ingxia.hteacher.net 2023-01-11 11:14 宁夏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评价-分析型案例分析题的常见要求为:①对教育现象的原因、结果、影响做出评价和分 析;②对教育主体的观念、行为、教育结果、教育主体之间关系做出评价和分析。
该类型的问题需要先“评”后“析”,分析时理论要结合案例。
(二)认知心理类案例分析题
认知心理类案例分析题常考知识点包括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思维规律在教育中的应用等。
【典型例题】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 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能够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深谙教学之道的校长建议新教师授课时要用彩色笔标注重点内容,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讲课,并在课堂上适时走动。
结合案例,运用无意注意规律分析校长建议的依据。
【答题思路】
首先,写出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其次,结合材料分析校长的建议是如何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的。
【参考答案】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作为学生,容易受到无意注意的影响,因此要多利用无意注意规律来组织教学活动。
首先,变化的刺激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活动变化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例如,大街上闪烁的霓虹灯、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等,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案例中的校长要求教师讲课时声调要抑扬顿挫、在课堂上适时走动等就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其次,新异的刺激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具有新异性的刺激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 案例中的校长要求教师不能穿着奇装异服,就是为了避免教师的外在穿着引起学生无关的无意注意。
最后,对比的刺激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刺激物之间的强度、形状、大小、颜色或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特别显著,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 案例中的校长要求教师用彩色笔标注重点内容,就是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宁夏分校
上一篇: 教师招聘考试:评价-分析型案例分析题试题展示(一)
下一篇: 教师招聘笔试:生物学科知识简答(2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