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山东教师招聘备考模拟练习题(16)

https://www.hteacher.net 2023-01-12 10:35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少年期又称为危险期,其年龄阶段是( )。

A.6、7-11、12 B.11、12-14、15 C.8、9-16、17 D.6、7-14、15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阶段的划分。

我国的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会形成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由此可知,少年期为11、12-14、15岁。故本题选择B选项。

2.脑的生长到( )岁基本能完成,此时,其重量达到成人水平,容积也接近成人水平。

A.6 B.12 C.20 D.15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脑的生长。

在婴儿出生后,脑和神经系统便迅速生长发育,12岁时,脑的生长已基本完成,脑的重量和容积接近成人水平,神经系统的结构也与成人无异。故此题答案选B。

3.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这里所说的“知识”是指( )。

A.物理知识 B.数理知识 C.逻辑数理知识 D.以上都不对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起着组织或协调作用),而非来源于物体。”这里所说的“知识”不是物理知识,而是逻辑数理知识。因此,C选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C。

4.将儿童的道德判断分为三水平六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科尔伯格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最经典的就是“汉斯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因此,D选项说法正确。

选项A,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采用“对偶故事法”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选项B,布鲁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选项C,朱志贤担任开智初级小学校长。曾出巨资建新校舍,广收各乡学生,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为此,教育部奖予三等金质奖章。民国5年,又增设景阳高等小学。

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择D选项。

5.一个人开始独立决定自己的生活道路,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是( )。

A.青年初期 B.少年期 C.青年中期 D.中年期

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青年初期是指从14-15岁到17-18岁这一时期,大致相当于高中教育阶段。在这一时期结束的时候,即年满18岁的时候,青年的身心各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年满18岁的男女青年就可以取得公民的资格,享有公民的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和履行公民的各种义务,正式担任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这就是说,青年时期是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是一个人开始独立决定自己的生活道路的时期。

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择A选项。

关注公众号

推荐阅读:

教师招聘成绩查询入口

教师招聘体检公告

教师招聘体检名单

教师招聘体检时间

责任编辑:欣欣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更多教师招聘通用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信息无处不在,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人们通过电话进行交流,主要说明信息的( )特征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刚是一名四年级小学生,不爱学习,喜欢打游戏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