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andong.hteacher.net 2023-01-12 11:08 山东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1.说出感性运动的概念及常见类型。
2.通过分析生活常见类型,增强分析理解能力。
3.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性运动的概念和类型。
难点: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含羞草实物并呈现含羞草叶片闭合的过程,引出感性运动并提问感性运动的类型和概念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教师讲解感性运动的概念,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感性运动的五大类型。
(偏上性,偏下性,感夜性,感震性,感热性)
教师播放植物生命活动的相关视频组织学生查找视频中关于感性运动的相关生命活动,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的相关生命活动中分别所属的类型是什么。
学生学生讨论展示如下:
(1)植物的叶片、花瓣或其他器官有的是向下弯曲生长的特性是偏上性。
(2)植物的叶片、花瓣或其他器官有的是向上弯曲生长的特性是偏下性。
(3)大豆、花生、蒲公英、紫茉莉的叶子、花或花序在白天高挺张开,晚上合拢或下垂是感夜性。
(4)郁金香的花会在较温暖的条件下开放是感热性。
(5)捕蝇草的叶子在小虫落到上面是会收拢是感震性。
教师提问:植物的应激性包括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向性运动是单方向刺激引起定向运动,而感性运动是不定向刺激引起的整体或局部运动。)
(三)巩固提升
在多媒体中展示几组植物生长现象的图片,组织学生将其分类。
向性运动:植物的根向肥料较多的土壤生长,根向湿润的土壤生长;
感性运动:猪笼草的触感运动。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感性运动的概念,种类和常见现象。
(五)布置作业
课下查阅感性运动的作用机理。
四、板书设计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考试《脚内侧运球》教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