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3-01-28 14:51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B
【解析】安全需要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舒适、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等。故本题选B。
2.D
【解析】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有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故本题选D。
3.D
【解析】运动后效是指在注视一个朝某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将视线转向静止的物体,你就会看到这个静止的物体在朝相反的方向运动。例如,你注视瀑布一段时间,然后将视线转向田野,你会看到田野在往上飞;你站在大桥上看桥下急速的流水,一会儿你会感觉到桥在运动,这些都是运动后效的结果。运动后效是继时的效果。故本题选D。
4.C
【解析】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故本题选C。
5.D
【解析】在教的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在学的活动中,学生是学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活动是紧密联系、彼此影响、共同交织或前后相连的,因此,教师与学生被看作是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而不是平行的双主体。故本题选D。
6.A
【解析】“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施行的学制,首次提出应在全国范围内重视职业教育,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与传统教育相比,该学制兼顾童蒙教育、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和补习教育,对当时工商业的发展和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应用,已打开了一点门径。它推进了实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发展,意味着中国近代教育开始成为文化知识与社会生产之间的桥梁。故本题选A。
7.C
【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是先多后少,不均衡,呈负加速。故本题选C。
8.D
【解析】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如何通过强化去塑造行为,斯金纳采用连续接近的方法,对趋向于所要塑造的反应的方向不断地给予强化,直到引出所需要的新行为。故本题选D。
9.D
【解析】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它常常表现为用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胜动摇,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标把品德行为坚持到底。故本题选D。
10.C
【解析】埃里克森提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2023天津教师招聘:1月第三周模拟题6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