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andong.hteacher.net 2023-01-28 17:05 山东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生字词,理解诗文含义,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人王建的生平经历。
2.通过合作探究、以读促悟的过程,学生能够理解直接抒情这一抒情方式,学习并掌握拟人修辞手法在诗文中的运用。
3.体会意境的描摹,感受诗人王建的秋思怀人之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直接抒情这一抒情方式,学习并掌握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王建的秋思怀人之感。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朗读感悟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温故知新法进行导入:李白《静夜思》。对话同学: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夜晚望月,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尽思念。今天我们再来走进一个被皎皎月光笼罩的世界,走进诗人王建的内心。(板书:十五夜望月)
(二)初读课文,感知诗歌情感基调
1.学生根据预习,自读课文,教师讲解字词含义(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鸦:鸦雀;冷露:秋天的露水;尽:都;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落:在,到。)师生共同翻译本诗。
2.学生大声读诗文,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语调、轻重音等朗读问题。
3.读诗文同时思考,诗中景色是通过哪个字描绘出来的?
明确:诗人在中秋节的夜晚望月,由“望”字引出对夜晚景色的描写。
(三)品析语句,合作交流。
1.学生默读诗文,思考:诗人一“望”都“望”到了什么?
明确:诗人先是望到庭院中地面洁白的样子,通过“地白”二字可以看出月光的透明、如水、清冷,描绘了一幅非常静谧、柔和的画面。(板书:地白)
2.除了洁白如水的月亮,诗人还望到了什么?
明确:诗人还望到了鸦雀栖息在树枝上。这样的景象既是望到的,更像是诗人听到的,运用简洁、明白的语言进行描写,能够让读者全面感知到诗人所处的环境。(板书:树栖鸦)
3.学生齐声读,思考:从“冷露无声湿桂花”中可以看到什么景象?
明确:在夜深露重之时,诗人看到了湿润的桂花,通过“湿桂花”的描写,可以看出露水停在桂花中已经很久,同时也说明了露水的轻盈之态,从而描绘了这样一个美妙的意境。(板书:湿桂花)
4.小组讨论,探究:“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换成“到”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落”有“到、在”的意思,用“落”字更能表现出秋思的动态感,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秋思”拟人化,化无形为有形,使表述更加新颖生动。(板书:秋思)
5.学生配乐朗读,思考:诗人望月,望到了如水的月光,望到了无声的冷露,望到了飘逸的桂花,从这一“望”字,你读出了什么情感呢?诗人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抒情的?
明确:从景物的描写、意境的描摹,可以读出诗人运用直接抒情的抒情方式,表达了自身含蓄的秋思,思念亲人的孤寂之情。(板书:直接抒情)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运用多媒体呈现王建的《雨过山村》,引导学生思考:本诗描写了什么景色?
明确:这首诗描写雨、鸡鸣、绿竹、小溪、板桥、栀子花等景色,描摹了一个山村生活的景象。
2.师生共同总结,通过本诗的学习,感受到了诗人王建通过描摹在中秋节的月夜“望”到的景色,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景象,运用直接抒情的抒情方式表达作者的秋思之情。
3.背诵本诗;课下搜集描写中秋节的诗词还有什么,选择自己喜欢的抄写下来,下节课共同分享。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下一篇: 教师资格面试小学语文《秋思》教学设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