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3-01-29 15:14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的导向作用。德育的导向作用是指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年轻而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所以,教师的德育目的必须明确,教师要用正确的理想教育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德育的文化功能包括:(1)德育具有传递与选择文化的功能;(2)德育具有更新与创新文化的功能。德育的政治功能:(1)德育对现存的社会政治制度具有维系作用;(2)德育具有培养政治人才的功效;(3)德育对于促进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具有重要作用。德育个体的发展性功能:学生习得的道德认识和社会规范转化为自身的认同感,能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对个体品德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故本题选A。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中小学常见的德育原则有疏导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等。其中,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在贯彻该原则时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题干表述中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学生无可救药,那就是没有“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没有发现学生积极方面,违背了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故本题选B。
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叶澜的“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叶澜将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其中,“任务关注”阶段是教师专业结构诸方面稳定发展的时期。随着基本“生存”知识、技能的掌握,教师自信心日益增强,由关注自我的生存转到更多关注教学,由关注“我能行吗”转到关注“我怎样才能行”。教师在这一阶段开始尝试通过变更教学方法对学生产生影响;开始着重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一般教学知识;专业态度较为稳定,从心理上接纳了教学工作。故本题选A。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题干中表述的是小明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进而受到了替代强化,形成了良好的行为。故本题选B。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其中,处于认知阶段时,主要是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题干中表述的是在脑海中进行演练进而形成程序性知识的过程,该过程属于认知阶段。故本题选A。
6.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地位。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基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弘扬先进文化的前沿,教师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核心和主干地位。教育系统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就是要以德治教、以德修身、以德育人。故本题选C。
7.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悬念式结束。悬念式结束,即结束时留下疑问,诱发学生的求知欲,造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效应。好的悬念设置能诱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能激发学生思维想象的浪花,能使学生产生急于知道下文的迫切心理。表扬激励式结束是指教师的结束要充满激情,且以意味深长的话语寄厚望于学生,往往很能打动学生的心扉,留下难忘的印象。让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现实和未来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对理想的追求。比较异同式结束是教师对教学内容采用辨析、比较、讨论等方式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意在引导学生将新学概念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类似概念或对立概念,进行分析、比较,既找出它们各自的本质特征,又明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异同点,使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更加准确、深刻,记忆更加牢固、清晰。归纳式结束是教学中常用的结课方法,是在课堂将要结束时,教师、学生或师生共同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整个课的重点内容、难点、知识结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等进行梳理和概括,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题干的描述是悬念式结束,故本题选D。
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模式。选项A把道德认知发展放在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认知模式。选项B把道德价值观念的获得放在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价值澄清模式。选项C把道德情感的培养放在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体谅模式,强调的是“多关心,少评价”。选项D把道德行为学习放在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社会模仿模式。故本题选C。
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的类型。教学评价按评价功能分类,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根据题干表述侧重的是调整学生的学习方法,侧重的是过程,属于形成性评价。故本题选C。
1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我国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直面传统教育的痼疾,广泛吸纳当代教育理论发展的合理成分,体现了全新的理念。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即“使学生发展为一个整体的人”。题干中教师让学生参与到“教”的活动中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体现了该教师关注学生发展。故本题选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