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angxi.hteacher.net 2023-01-29 15:17 江西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一名调皮的学生屡次扰乱课堂,教师请他站到教室后面,在这里教师运用的强化类型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答案】C。解析:题目中教师通过让这个学生站到教室后面,从而减少了他在课堂上扰乱课堂的行为,实质上是通过呈现厌恶刺激,从而减少个体某种行为的频率,故答案选C。
2.古语“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体现了教育的( )。
A.政治功能 B.社会功能 C.个体功能 D.文化功能
2.【答案】C。解析: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此句话强调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
3.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A.教师与行政人员 B.教师与学生
C.教师与校长 D.教师与教材
3.【答案】B。解析: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4.《学记》中的“学不躐等”体现了教学中( )。
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4.【答案】C。解析:循序渐进原则,也称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不躐等”指学习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进行,“躐”指超越,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5.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是( )。
A.夸美纽斯 B.昆体良 C.赫尔巴特 D.杜威
5.【答案】C。解析: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即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十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