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uangxi.hteacher.net 2023-01-30 12:47 广西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考情分析
三民主义作为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其形成与发展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理论突破。由三民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等各种实践,都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民主义是教师资格考试的常考知识点,具体考查三民主义的形成、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分对比等。在综合考查中,大家不大容易把握其变化的实质,故将此部分内容整理如下,以供大家备考。
二、知识呈现
三、知识巩固
1.毛泽东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 )。
A.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C.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D.新三民主义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实现
2.四位同学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讨论,形成下列四种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C.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纲领
D.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3.“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 )。
A.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C.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4.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的相同点有(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节制资本
5.有学者指出:所谓“新三民主义”其实不过是孙文在探索救国道路中遇挫而对“三民主义”的修正或是完善,至于其中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则是之前革命碰壁后寻求的另一条路,可以说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据此,该学者认为( )。
A.国共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摆脱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C.旧三民主义存在的弊端较突出
D.三大政策是新旧三民主义的重要区别
6.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种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是孙中山先生的大功劳,是在中国革命作为社会主义世界革命一部分的时代产生的。只有这种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中的政纲,即其最低纲领基本上相同。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有理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以我们才能取得胜利。革命胜利以后搞建设,我们也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邓小平《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新三民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分析它“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的具体表现。新三民主义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有何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取得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新三民主义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内容,并且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结合起来,符合当时革命的要求,能够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同和支持,因此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的内涵,故C项正确。A项三民主义不是三大政策明显错误,排除。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内容,并不能说明其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不是强调新三民主义的局限性,故D项错误。故选C项。
2.【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纲领,它包含有联俄、联共、扶扶助农工的内容,但是二者有本质区别,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三项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3.【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结合关键信息是“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可知,这突出强调了三民主义以民为本和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故A项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D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项。
4.【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AB项属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目标已经达到,排除。C项为二者的共同点,故符合题意。D项属于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排除。故选C项。
5.【答案】D。解析: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则是之前革命碰壁后寻求的另一条路”可知,该学者侧重强调三大政策是新旧三民主义的主要区别之一,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国共合作问题,A项错误:B项是对题干材料第一句话的曲解,排除;该学者认为孙中山对三民主义进行完善并非说明三民主义的弊端突出,C项错误。故选D项。
6.【参考答案】
(1)时代背景: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回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俄国十月革命后也可以)。
表现: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
作用: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大革命的旗帜。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精髓:实事求是。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广西分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