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3-01-30 14:14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30.李老师组织大家表演“小乌龟开店”的游戏,让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小朋友们积极参与其中,有的在花店服务,有的在书店服务,还有的在气球店工作,李老师说大家可以自由发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沟通就行。正在这时气球店周围的两位小朋友哭了起来,李老师赶快跑过去问询原因,小明哭着说萱萱推了他,李老师说:“萱萱肯定不是故意的,小明乖,咱们先不哭了,我们找萱萱问问原因好吗?”。小明止住了哭泣声,李老师问萱萱为什么要推小明呢,萱萱说小明买气球不排队,但是妈妈说过购物要排队的。李老师说:买东西要排队的,这一点萱萱做的很棒,但是呢,你可以告诉小明,随意推别人是不正确的。萱萱思考了一会,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小明道了歉,小明也破涕而笑。
问题:结合材料,从儿童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参考答案】
暂无答案
【解析】
李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践行了“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1. 儿童是发展的人。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尚处在发展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看到学生的发展潜能,面对学生的问题不是批评指责,而是帮助教育,促进其发展。材料中,李老师包容萱萱的错误,耐心的对其进行教育,说明李老师认识到了萱萱还在发展中,有发展的潜能,体现了此点。
2. 儿童是独特的人。儿童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儿童之间、儿童和成人之间存在差异,儿童期有自身的价值。因此教师应看到儿童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并从儿童的角度而非成人的角度看待儿童的问题。材料中,李老师针对萱萱和小明的矛盾,耐心询问萱萱原因,针对萱萱和小明的问题,因材施教,体现了此点。
3.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儿童有主观能动性、以及自我教育的可能性,而且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鼓励、帮助、引导儿童进行发展。材料中,李老师在组织游戏时,让幼儿选择自己干什么,同是鼓励幼儿自由发挥,说明李老师看到了幼儿才是学习的主体,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此点。
总之,李老师的行为践行了“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值得学习倡导。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