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hongqing.hteacher.net 2023-02-02 10:22 重庆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杜威是进步教育的代表人物,是我们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学部分常考的重点人物之一,很多同学学习了教育学相关知识后会发现,杜威的思想与很多教育学人物之间联系密切,接下来老师将整理杜威的思想和考点。希望老师的梳理会对大家有帮助。
二、深度解读
(一)考试题型:杜威是教育学重点人物,识记类考点居多,主要考察大家对人物及其对应思想、著作、地位的匹配。主要的题型以客观题为主,单选和多选都有可能。高频考点是杜威的三中心和教育的本质,考察人物观点的匹配。
(二)考点速记:我们在识记杜威的教育思想时可以借助口诀帮助记忆。口诀在上方的知识链接已经有呈现,是“杜威有一本书二地位三中心四即和五步”。
(三)深度理解杜威的教育思想
1.杜威为什么会火(思想背景):
社会方面:美国当时的社会到了垄断资本阶段,就是有钱人越来越有钱,没钱人越来越没钱,阶级分化和阶级矛盾逐步加深,并且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工人运动的高涨,无产阶级革命对美国当时的垄断资本构成威胁,杜威希望通过教育加强教育与社会的联系。
教育方面:当时的传统教育脱离社会实际生活,美国迫切需要培养科技人员和实干家,19世纪80年代,美国萌发了进步教育运动,杜威产生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2.什么是教育(论教育的本质):
(1)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即学校生活也是生活的一种形式。教育即是生活本身,教育是儿童现在的生活,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杜威提出教育适应生活说)。杜威批判“教育准备生活说”。
(2)教育即生长:要求摒除压抑、阻碍儿童自由发展之物,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
(3)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教育的过程就是个人经验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是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而非学习前人和别人经验的过程。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的含义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生活的过程、生长的过程、经验(改造)的过程是一个过程。
(4)教学原则:从做中学
“教材和教法的任务在于使特定的个人在特定的时间产生出有价值的经验。”由此杜威又提出了从做中学,认为这是教学的中心原则。杜威认为,课程与教材的价值是以服务于儿童生长和发展的需求来衡量的,课程和教材必须以儿童为出发点,建立在儿童生活经验基础上,这就是杜威认为的教学总的原则——做中学。
(5)杜威论思维及五步教学法
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指出,人处于任何一种情境都会产生一个个疑难问题,它们会触发人的思维活动,从而去设法解决问题,获得经验知识。杜威认为思维有五个步骤:疑难的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假设;推断假设;验证假设,取得直接经验。杜威将思维步骤引入到教学过程,由此提出五步教学法。
三、试题演练
1.【多选题】杜威将教育的本质概括为( )。
A.教育即生活 B.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C.以书本为中心 D.从做中学
1.【答案】AB。解析:本题考查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关于教育本质中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因此选择AB选项。C选项“以书本为中心”是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论的说法。D选项“从做中学”是杜威的教学原则,而不是教育本质。故正确答案是AB。
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是( )。
A.从做中学 B.生活即教育
C.学校即社会 D.教育即生长
2.【答案】B。解析:杜威的教育本质包括: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并且杜威还提出从做中学和学校即社会。因此ACD都是杜威的思想。B选项“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的思想源自杜威,所以两人思想很相似,同学们在记忆时,“教育即生活”,教育在前的是杜威;“生活即教育”,教育在后的是陶行知。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育学知识点-教育的属性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