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imenggu.hteacher.net 2023-02-02 10:33 内蒙古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理论解读
知识点:创造性的培养
(口诀:环境+个性+课程)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口诀:考场宽松有余)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或容忍标新立异者或偏离常规思维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即给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学习的心理环境。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学生一定的权利和机会,让有创造性的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应使考试真正成为选拔有能力、有创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在考试的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应考虑如何测评创造性的问题。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口诀:信号剧毒飞扬)
1.保护好奇心
应接纳学生任何奇特的问题,并赞许其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对学生所提问题,无论是否合理,均以肯定的态度接纳他所提出的问题。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应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尽量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事物。
4.重视非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贯穿整个创造活动的始终。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口诀:假发疯子)
1.发散思维训练
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等。
2.推测与假设训练
这类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3.自我设计训练
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及其知识经验,给他们提供某些必要的材料与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实际动手去制作某种物品。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完成自己的设计。
4.头脑风暴训练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集体讨论又称头脑风暴法或脑激励法。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