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enan.hteacher.net 2023-02-03 13:24 河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说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教师设计课程的依据。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讲解了海陆热力性质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情况。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初步认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情况,为后面气候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本次授课的学生有以下特点:
高一学生思维接近成人,抽象能力强,善于总结方法技巧。但是并未系统接受气压中心相关内容的学习,思维不够全面,知识点理解不够到位。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思路的引导分析,同时注重分析方法的培养。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学情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运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原理,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会解释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2.通过案例分析法的运用,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运用假设的方法论证问题,提高学习地理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知识点的前后联系,教学目标的确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如下:
北半球冬、夏季的气压中心分布;季风环流。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本节课我将采用讲授法、地图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在新课导入环节,我将运用复习导入的方式请学生回顾三圈环流中的假设,在此基础上提问学生,如果考虑下垫面的性质,气压带风带又会受到什么影响?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的导入方式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同时建立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
首先我会提问学生,海陆热力性质有什么差异,试从海陆比热容性质进行分析?冬季,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哪的气温低,哪的气温高?夏季呢?
学生通过思考,师生共同总结得出海洋的比热容小,陆地的比热容大,大陆增温和冷却比海洋快,同纬度的大陆冬季气温低于海洋,夏季气温高于海洋。
接下来我会请学生阅读课本p36页材料并提问学生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为什么?夏季又如何呢?学生联系之前所学热力环流的知识得出:冬季大陆形成高压。因为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空气收缩下沉,空气冷而重,近地面形成高压。夏季大陆形成低压。因为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暖而轻,近地面形成低压。
在此基础上我会请学生继续仔细阅读地图并提问学生从海陆分布位置看,图中两个空气柱分别处于哪个气压带上?如果分别以这两个空气柱为中心绘出几条闭合的等压线,气压带还呈带状分布吗?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小学语文《匆匆》教学设计
下一篇: 教师招聘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