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3-02-07 11:30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C
【解析】意志的果断性是一种善于辨明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一个人遇事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果断性的标志。故本题选C。
2.A
【解析】教学和学习活动是学校最基本的活动,师生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故本题选A。
3.C
【解析】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的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所以当束手无策时,可以停下来,过了一段时间再去解决,可能会豁然开朗。故本题选C。
4.B
【解析】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并且他认为个体获得知识的来源包括三种:亲知、闻知、说知。前两种不可靠,必须重视“说知”,即依靠类推和明知的方法来获得知识。故本题选B。
5.B
【解析】实用主义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现代哲学派别,在20世纪的美国成为一种主流思潮。它的特点在于把实证主义功利化,它把经验归结为行动的效果,把知识归结为行动的工具,把真理归结为有用或行动的成功。“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是邓小平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它反映了效率优先的改革理念以及实用主义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故本题选B。
6.D
【解析】教育质的规定性,也称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故本题选D。
7.B
【解析】少年期(11、12岁—14、15岁或11、12岁—13、14岁),又称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在这一时期,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这一时期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故本题选B。
8.D
【解析】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ABC均是社会中心论的观点。故本题选D。
9.C
【解析】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题干中英国教育家威尔逊的“家庭模式”是由30—80名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学生组成一个“家庭”,共同参与一些仪式和日常生活。在教育中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并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情感问题,“家庭”可以既提供归属、安全、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又能促使儿童独立思考和承担责任。强调“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故本题选C。
10.C
【解析】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2023天津教师招聘:2月第二周模拟题1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