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uizhou.hteacher.net 2023-02-15 11:29 贵州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注意突然发生的对象;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注意计划发生的对象。
例:无意注意:学生在上课突然被外面的雷声所吸引
有意注意:学生在上课集中注意听讲。
2.注意分散(分心):注意由A转向B,B为没有预定目的的对象;
注意转移:注意由A转向B,B为有预定目的的对象。
3.感受性:感觉刺激对象的能力;
感觉阈限:感觉刺激对象能力的数值范围。
例:感受性:学生能听到美妙的声音
感觉阈限:学生能听到20-20000hz的声音
4.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对刺激物的感觉从无到有;
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对此刺激物的不同感觉。
5.感觉:对刺激对象个别属性的认识;
知觉:对刺激对象整体属性的认识。
6.明适应:从暗到亮,感受性降低;
暗适应:从亮到暗,感受性提高。
7.诱发运动:运动的物体带动静止物体同方向运动;
运动后效:运动的物体带动静止物体反方向运动。
例:诱发运动:坐在火车上,看到旁边的火车在动,以为自己的火车在动
运动后效:在路上,注视着飞速而过的高铁,再看旁边的物体在向后退
8.陈述性记忆/知识:对事实、概念、原理等知识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知识:对动作、技能等知识的记忆。
例:陈述:饮料的成分表
程序:家电的安装说明书
9.前摄抑制:所学知识前对后的影响;
倒摄抑制:所学知识后对前的影响。
10.再认:过往的事物重现眼前,要再度识别。
回忆:过往事物不在眼前,脑海中重新呈现。
11.首因效应:对刺激物的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对刺激物的最新印象。
12.聚合思维:四周向中心聚合;
发散思维:中心向四周散开。
例:聚合思维:排除法,最终得到一个答案;
发散思维:一题多解,得到很多答案。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师招聘考试备考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 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基高频简答23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