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nhui.hteacher.net 2023-02-25 14:55 安徽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1816年( )创办了“幼儿学校”,标志着专门化的社会学前教育正式建立。
A.爱伦·凯 B.罗伯特·欧文
C.福禄贝尔 D.蒙台梭利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1816年罗伯特·欧文在苏格兰创办了一所幼儿学校,名为“性格形成学院”,标志着专门化的社会学前教育正式建立。故本题选B。
2.学前教育的( )指的是学前教育能造福公众,让社会获益的特性。
A.基础性 B.保育性
C.启蒙性 D.公益性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前教育的特点。A项,学前教育的基础性指的是学前教育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奠基性特质。B项,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属于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C项,启蒙性是指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要与他们的现实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要启于未发、适时而教、循序渐进。D项,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是指学前教育能造福公众、让社会获益的特性。具体表现为学前教育的利益不为学前儿童及其家庭所独享,学前教育服务的供给具有公益性。故本题选D。
3.学前教育的( )原则是指学前教育应注重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作用,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A.启蒙性 B.普惠性
C.全面性 D.保教结合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前教育的原则。A项,启蒙性是指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要与他们的现实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要启于未发、适时而教、循序渐进。B项,普惠性原则指学前教育的利益必须面向所有学前儿童开放,为所有学前儿童所共享。C项全面性原则指学前教育应发挥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合力,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D项保教结合是指学前教育要将学前儿童的保育和教育两项工作有机结合,保教并重,共促发展。题干中强调整合家庭、社会各方的力量做好学前教育工作,体现了全面性原则。故本题选C。
4.儿童发展的( )是指儿童发展在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发展的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存在独特之处。
A.不平衡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共同性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A项,指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发展的速度不均衡以及不同方面的不均衡。B项,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C项阶段性指儿童心理随着量变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的情况。D项为干扰项。题干中“独特之处”体现了个别差异性。故本题选B。
5.捷克人文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 )提出了著名的“种子说”,认为人的身上自然地播有知识、道德和虔诚的种子,通过教育便可以使他们生长。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苏霍姆林斯基 D.范梅南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1632年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提出了“种子说”。认为“人心如同树木的种子,树木实际已经存在于种子里面”。简而言之就是人的身上自然地播有知识、道德和虔诚的种子,通过教育便可以使他们生长。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10
下一篇: 安徽省教师招聘小学笔试教育综合知识汇总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