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3-02-28 14:27 天津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1.B
【解析】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是对测量的准确性程度的估计。效度高,信度一定高;效度低,信度不一定低;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信度低,效度一定低,所以信度是效度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本题选B。
2.A
【解析】学生具有依赖性、向师性、模仿性。学生具有依赖性,是因为学生多属于未成年人,还不具备完全独立生活的能力。向师性表现为:学生入学后,教师会自然地成为他们亲近、信赖、尊敬甚至崇拜的对象,他们把教师看作获取知识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以及行为举止的楷模。依赖性和向师性区别在于,一个是被动依赖,一个是主动信赖,本题属于后者。故本题选A。
3.A
【解析】在课外、校外教育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现有知识水平选择参加不同的活动。课外活动能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参与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故本题选A。
4.D
【解析】厌学症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儿童厌恶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的一系列症状。A选项缺乏学习技能是学习困难症的表现,B选项过度焦虑是儿童焦虑症的表现,C选项注意力缺陷是多动症的表现。故本题选D。
5.C
【解析】角色效应,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现象。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学生的角色,通过采取角色扮演、角色创造等形式实现学生的角色行为。题干老师就是想让学生通过担当学习组长的角色,进而成为学习组长那样的人,改变之前主动性差的缺点。故本题选C。
6.C
【解析】依法治教,就是依据法律来管理教育,规范教育行为。即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使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具体来说,就是用法律来规范教育管理活动,协调教育关系,指导教育活动,解决教育矛盾,保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教育立法是依法治教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到依法治教,首先是要有法可依,教育立法就是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故本题选C。
7.B
【解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一书。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正式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该书第一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基础之上,第一次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问题,第一次论证了教学的“四阶段说”——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故本题选B。
8.B
【解析】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正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标志着规范教育学和科学教育学的建立,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故本题选B。
9.A
【解析】“孟母堂”是上海市的一家全日制私塾。语文以读经为主,如《易经》、《道德经》、《论语》等中国古代传统典籍。英文则从《仲夏夜之梦》起步。数学由外聘老师根据读经教育的观念,重组教材,编排数理课程。体育课以瑜珈、太极之类修身养性的运动为主。虽然存在违法办学的问题,但普遍认为“孟母堂”的出现说明社会、家长有了对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的需求。故本题选A。
10.D
【解析】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了“科目结构”这一术语,阐明了结构主义教学论的实质:学习就是建立一种认知结构,就是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研究这一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他的著名的“三个任何”观点指出,任何学科的基本结构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