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3-02-28 14:37 天津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1.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故本题选A。
2.A
【解析】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学校教育要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故本题选A。
3.A
【解析】长期性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教师劳动的成效并不是一时就可以检验出来的,而是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劳动才能看到结果,得到验证,教师的某些影响对学生终身都会发生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对这个道理的最佳阐释。故本题选A。
4.B
【解析】良好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开放、平等、互助、互相尊重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的,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体现在平等与尊重的关系。故本题选B。
5.B
【解析】心理现象非常复杂,但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包括:(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故本题选B。
6.C
【解析】组织策略是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更高水平的知识结构的信息加工策略,用以整合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故本题选C。
7.C
【解析】内部言语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内部言语不是用来进行交际的,可以用来支持思维活动。它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隐蔽性和简略性。C选项情景性是对话言语的特点。故本题选C。
8.C
【解析】趋避冲突指一个人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矛盾的内心冲突。题干中,学生想提高学习成绩但又觉得辛苦而不愿努力,体现的动机冲突是趋避冲突。故本题选C。
9.B
【解析】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勤奋、自信、合群、坚强”描述的心理现象是性格。故本题选B。
10.D
【解析】老师就像蜡烛一般,默默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意在赞美老师无私奉献,为了教育事业牺牲自己一生的高尚品质,体现了老师的奉献和给予精神,因此A选项正确。而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终身学习,这句话主要强调奉献,忽视了教师的持续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性,也没有强调老师奉献中的快乐与幸福。因此BC选项说法正确。这句话没有涉及教师纪律方面的内容。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