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3-02-28 16:39 天津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1.B
【解析】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题干中的节目用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重新演唱经典诗词,属于记忆术中的缩简和编歌诀,属于精加工策略。故本题选B。
2.C
【解析】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1)预防;(2)非言语暗示;(3)表扬;(4)言语提醒;(5)有意忽视;(6)转移注意。因此当有学生发生不专心听讲等影响正常教学进行的行为时,可以有意忽视,淡化处理,或者非言语暗示,用眼神提醒学生,或者直接提问。故ABD选项正确。C选项教师没有做到公正公平的对待学生。故本题选C。
3.B
【解析】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有:(1)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2)符合教学的目的和任务;(3)适合教材的内容;(4)符合学生的特点;(5)符合教师本身的素养与特点。选择教学方法的最根本标准应该是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故本题选B。
4.B
【解析】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还受到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本节课重难点、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等因素的制约。题干中,老师对于初中和高中的指导方法有所不同,是依据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故本题选B。
5.A
【解析】日记描述法是研究儿童行为的一种古老的方法,研究者要在较长的时间里,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儿童的行为追踪观察,持续地记录变化,记录其新的发展和新的行为。它方便易行,把儿童的发展置于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能了解儿童发展的确切次序和行为的连续性。题干中最适于个案研究中采用日记描述法。故本题选A。
6.C
【解析】心理健康的原则:平等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平等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等。题干中要求学校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属于差异性原则。故本题选C。
7.C
【解析】习俗水平包括:(1)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也称为好孩子取向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认识到必须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想法,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尽量按这种要求去做。(2)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个体认为评判一个行为是否道德最重要的是看该行为是否遵守法律和社会习俗,因为它们对于维持社会有效运转非常重要。题干中某学生比较注意按成人眼中“好孩子”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属于习俗水平的寻求认可定向阶段。故本题选C。
8.D
【解析】终身教育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指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终身教育具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因此D选项认为教育是为社会精英服务的违背了全民性的特点。故本题选D。
9.B
【解析】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包括:(1)合理地设计问题;(2)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3)提问目的要明确;(4)提问的语言要准确;(5)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6)要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B选项违背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故本题选B。
10.B
【解析】情感陶冶教育法,是教育者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运用情感和环境的因素,以境陶情,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题干中学生如果生活在充满关心、呵护、温暖的环境中,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建立起对周围环境、周围人的良好情感和态度属于陶冶法。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