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eilongjiang.hteacher.net 2023-03-02 19:22 黑龙江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根据技能的性质和特点,通常把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操作活动方式。如骑车、绘画、体操、跳舞等都属于操作技能。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如默读、心算、写作、观察和分析等技能。
如何来区分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对于同学们来说,可能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对于它们的形成理论,可能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也是做题易错的知识点。今天老师就给大家深入解读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理论,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这部分知识点。
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他于1959年提出了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以下五个阶段,为了便于大家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五个阶段,老师就结合我们最普遍的心智技能-做数学题,举例子来讲解此部分知识点。这也是我们教师招聘考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考点,需要大家重点注意。
1.第一个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使学生预先熟悉活动任务,了解活动对象,知道将做什么和怎么做,构建关于认知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的表象,以便完成对它们的定向。
案例展示:对于做数学题来说,这个阶段就是老师讲解做题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并且进行例题演示的阶段。
2.第二个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主要任务:引导学生通过从事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掌握活动的真实内容。
案例展示:在这一个阶段,老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老师演示的例题,尝试着去独立完成计算。比如他们通过数手指去计算,通过数卡片上的小猫小狗去计算,都说明儿童在这个阶段。
3.第三个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主要任务:心智活动不直接依赖物质或物质化的客体,而是借助出声言语的形式来完成的。
案例展示: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计算方法,但是在独立进行计算的时候,需要边算题,边口述计算过程或者计算法则,通常我们说这是学生“念念叨叨”算题的阶段。
4.第四个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主要任务:从出声的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增加了更多的思维成分。
案例展示:在这个阶段,学生算题的时候,不在出声的念叨计算的过程或者法则,还是在头脑中默念计算过程或者法则。
5.第五个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主要任务:心智活动完全借助内部言语完成,高度简要、自动化,是很少发生错误的熟练阶段。在这一阶段,心智活动以抽象思维为其主要成分。
【小试牛刀】
1.数学课上,教师在黑板上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这是为了学生能更好进行( )
A.活动的定向 B.原型模型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2.学生“念念叨叨”地表述出自己正在进行的心智活动的情况属于( )。
A.物质活动 B.物质化活动
C.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 D.内部言语活动
1.【答案】A。解析:教师板书演示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该做什么和怎么做,给学生形成良好的定向映像,处于活动的定向阶段。
2.【答案】C。解析:“念念叨叨”说明学生是依据声音线索进行的思维,处于“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师招聘心理学:概念的学习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