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eilongjiang.hteacher.net 2023-03-02 19:32 黑龙江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之前我们学习了“登门槛效应”,说的是得寸进尺,一点一点提高要求,最后对方就有可能会接受一个他原本不会接受的要求。那么在心理学中,有一个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效应,即“留面子效应”。究竟什么是“留面子效应”呢?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一、实验基础
美国的心理学家查尔迪尼曾进行过一个实验:他要求20名大学生花两年时间担任一个少年管教所的义务辅导员,这是一件很费神的事,大学生们断然拒绝了;随后,他又提出了另一个要求,让这些大学生们带领少年们去动物园里玩一次,结果50%人接受了这个要求。而当他直接向另一些大学生们提出该要求时,只有16.7%的人同意了。
二、理论缘由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心理学家认为:那些拒绝了第一个要求的大学生此时会担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是自私自利,没有同情心的人,因此,为了挽回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便欣然接受第二个要求。再者,实验者提出了第一个要求遭受拒绝之后,就提出了一个更小的要求,这样可以算作是让步了,那么出于礼貌,另一方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让步。
基于以上缘由,如果某人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并且被拒绝之后,再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这个小要求被接受的概率会比直接提出这个小要求的概率大得多,这种现象被称为“留面子效应”、“门面效应”。
三、生活实例
在生活中,我们也时常被“留面子效应”影响,诸如这样的一个情境,如朋友借钱。你的朋友想找你借2000元钱,这个对你来说略微困难,你就拒绝他了;但是如果他先向你借4000元钱,被你直接拒绝之后,再提出可以先借给他2000元。后者这种情况,我们就会想,他都已经只借一半的钱了,如果我再拒绝就显得自己不够仗义了,因此往往我们就会同意借钱。如果这样,其实你就掉入了“留面子效应”的陷阱啦!
四、前提条件
是不是所有情况,“留面子效应”都会发生作用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对方无论从法律上还是道德上都没有义务对你提供帮助,两个人素昧平生,想让对方答应做有损自身利益的事,这时候就不存在“留面子效应”的说法了。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你在大街上随便找一个人就要求向他借4000元,被拒绝后又降低要求说借2000元,对方很有可能会以为你是个骗子!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师招聘心理学: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