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eilongjiang.hteacher.net 2023-03-02 19:40 黑龙江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经典性条件作用论这一考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经常会涉及的问题。知识点以理解为主,需要大家辅以实际的例子去理解每一组概念。内容一般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察。为此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与此相关的知识内容,避免考试中出现相应的错误,进行准确备考。
1、巴夫洛夫的经典实验:
巴甫洛夫和同事在研究狗的进食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时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无条件反射:狗吃到食物时分泌唾液(本能现象)
无条件刺激:食物
条件反射:听到铃声分泌唾液
条件刺激:铃声
(1)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又称本能的或种族的反射。先天、本能、自然生理现象。如常见的膝跳反应、针刺指尖会缩手、遇到强光照射会闭眼、婴儿吮吸乳头、当别人朝你挥舞拳头时会眨眼等都是无条件反射现象。
“尝梅生津”属于无条件反射,当吃到梅子的时候觉得酸,就会不由自主地流出口水,这是一种本能现象。
(2)条件反射
后天的训练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是暂时接通的,如不经重复或强化,已建立起来的神经通路就会消退。这种条件反射系统是人和动物学习与行为的基础。
例如,谈虎色变、鹦鹉学舌、闻鸡起舞、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看见红灯停步、训练过的狗能对铃声作出分泌唾液的反应、学生听到上课的铃声就走进教室,人们见到酸梅就流口水等后天才形成的行为都属条件反射。
①第一信号系统
人和动物都具有,由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它的刺激是现实的、具体的刺激,如食物的形状、与食物结合出现的灯光或铃声、电、味等刺激,在脑子里只能反映所看到、触到、听到或看过、摸过、听过的东西的某一方面。
例如婴儿一见到妈妈,就出现哺乳时的活动,建立起哺乳活动的条件反射。
小狗听主人叫它的名字就跑过来,是小狗对具体声音刺激的反射,是第一信号系统反射。
②第二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为人类所独有,人类所特有的言语和文字可以代替第一信号引起条件反射,所以言语和文字是“信号的信号”,称为第二信号。
例如:在“望梅止渴”的典故中,“梅子”一词既不是梅子的实体,更没有具体的形色,它以抽象的词的思维,间接地和概括地反映了对象。
“谈梅生津”属于第二信号系统,“谈”强调具有抽象意义的语言引起的条件反射。
“红绿灯”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红绿灯是人类特有的交通语言。
2、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和消退
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是条件刺激获得符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用巴甫洛夫的实验来解释就是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的过程是获得。
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条件刺激会越来越弱。用巴夫洛夫的实验来解释就是如果多次只呈现铃声而没有给狗食物,时间长了之后,狗听到听声也不会分泌唾液。
(2)刺激泛化和分化
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类似的刺激也能引起条件反应。
例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草木皆兵;杯弓蛇影。
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例如,老师帮助学生区分“燥”和“躁”。
习题练习
1.古玩专 家帮助观众区分真品和赝品,属于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 )。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1.【答案】D。
2.【2014重庆】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是( )。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含梅流涎 D.谈虎色变
2.【答案】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师招聘心理学:遗忘的原因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