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chuan.hteacher.net 2023-03-03 10:45 四川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
一、考情分析
此知识点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很多考生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同时,在考试过程中常以单选题居多,所以针对知识点的特点进行解释说明,希望能帮助各位考生快速理解。
二、理论学习
1.从具体到抽象
儿童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从对具体事物的抽象中获得,因而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具体事物的影响。这其实和幼儿的思维特点发展表现是相一致的,这点较为容易理解,因此不做过多说明。
2.从个别到一般
儿童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上,也存在一个从与个别事物相联系到理解其一般和普遍意义的过程。例如:幼儿往往认为一张数字卡相对应的只能取放一张相同数量物体的卡片,数字卡5只能取一张5个数量的卡片,慢慢的随着年龄增长,幼儿才会知道能够取很多张,而非一张。
3.从外部的动作到内化的动作
儿童在学习数学时,最初是通过具体的动作进行的。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动作逐渐内化,并且在头脑中进行。例如:小班幼儿只能用掰手指的方式计算,而到了大班的幼儿计算时可以理解抽象数字直接说出计算结果。
4.从同化到顺应
这两个概念大家不陌生,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即可知道其含义。具体表现为,教师当新教给幼儿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幼儿往往解决问题时不使用新方法,依旧喜欢用老方法解决问题。例如:以前老师告诉幼儿用手指来数数,过了几天老师又告诉幼儿可以用摆放苹果来数数,但是发现幼儿在数数的时候依旧用手指进行。可见幼儿在数学学习中,更依赖原有经验解决问题,对于新方法的顺应表现上不高,而年龄大一点的幼儿则喜欢学习新的方法。
5.从不自觉到自觉
这里所说的自觉指的是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意识。年龄小一点的幼儿进行物体归类时,往往会出现做的和说的不一致的情况。显然,儿童这时的语言表达往往是不随意的,仅仅作为动作的伴随物,而不是思维过程的外化。随着动作逐渐内化,语言也在逐渐地发挥其功能。因此在考试中,就看题干的描述是否涉及到幼儿是否言行统一。
6.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
这来源于幼儿的自我中心思维特点。例如:幼儿在建构积木时,看到别人搭的与自己不一样,就认为别人是搭错了,可见是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情况将有所减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招面试:幼儿园教师招聘面试通用技巧
下一篇: 幼儿教师招聘教学教研类专业知识24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