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chuan.hteacher.net 2023-03-06 16:30 四川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图和相关史料,了解近代以来全球贸易网络形成及变迁的史实,理解近代以来商业贸易路线的扩展,知道文化交流从区域扩展到全球的史实,形成时空观念。
2.通过观察图片、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近代以来世界贸易中的商品流动情况,认识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辩证分析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形成唯物史观。
3通过学习,认识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吸纳、借鉴,感悟文明交流、互鉴、共存的深刻内涵,坚定文化自信,加强交流互鉴,促进共同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难点】
国际贸易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泡菜争论”的图片和材料,提问:图片与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事件?“泡菜争论”本质上反映出的是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材料反映了2020年美食播主李子柒在个人账号上发布视频《萝卜的一生》后,韩国网民和媒体斥责其“抄袭韩国泡菜文化”,之后中韩网友就“泡菜”的归属问题展开了论战。“泡菜”归属问题之争,从根本上反映的是文化之争。
教师引导: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就对周边地区与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网络逐渐形成,各国文化也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影响着其他地区人民的生活。那全球贸易网络是如何形成的?近代以来中国有哪些文化影响了西方?西方文化又怎样影响着中国?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教师展示《15世纪以前主要商路图》,提问:15世纪之前的世界贸易状况是怎样的?
学生观察地图回答:15世纪之前的世界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
教师展示史料并引导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知识,思考: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贸易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具体表现有哪些?
学生分析史料,回答问题:原因是新航路开辟与西方殖民扩张。具体表现有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
教师展示《葡萄牙与西班牙扩张示意图》《荷兰的殖民扩张》《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提问:通过图片能够看出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贸易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图片表明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有何特点?
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西欧列强在美洲、非洲、亚洲等地的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的特点是对外贸易和军事征服相结合,带有明显的掠夺性质,对外贸易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原始资本积累。
教师展示《两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的发展示意图》和选自《世界经济史》的史料,引导学生思考:图片和材料表明工业革命后世界贸易发展有什么特点?
学生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形成了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快速的交通工具将工业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
教师补充:在这样的世界贸易局势下,世界贸易额增长了近2.6倍。
教师展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的图表,提问:图表反映了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问题: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教师展示《1950-2000年世界贸易(出口)发展情况图》,提问:图表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观察图表,回答问题:图表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贸易突飞猛进。原因有:1.二战后《关贸总协定》的成立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2.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取得巨大成就,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3.跨国公司的崛起加快了国际贸易的进程。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问: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各地之间的交流,文化的交流也日益国际化,文化交流国际化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思考问题,进行回答:国际贸易的开展;买卖双方的接触;商品对文化习俗的传播。
教师展示油画《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并请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思考:中国茶文化在俄、英、荷、日等国传播的具体表现,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归纳。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初中历史《抗日战争的胜利》答辩题目及解析
下一篇: 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初中物理《温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