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liaoning.hteacher.net 2023-04-03 13:35 辽宁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下列物理量与单位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压强——帕斯卡 B.电流——伏特
C.功率——瓦特 D.电阻——欧姆
1.B【解析】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表示,它的单位是安培,符号是A。故本题选B。
2.货币不仅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还有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派生职能。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货币基本职能的是( )。
A.阿东打电话给快餐店订了一份价值15元的盒饭
B.王大爷在菜市场买了一条鱼,支付了20元钱
C.在“10元店”,顾客可花10元钱购买任意一件商品
D.小丽在每月15号收到单位支付的工资5000元
2.D【解析】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贮藏手段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世界货币指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A、C两项属于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B项是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均属于货币的基本职能。D项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属于货币的派生职能。故本题选D。
3.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下列关于十二时辰分别所指的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夜半”指前日夜11时至当日凌晨1时
B.“鸡鸣”指凌晨3至5时
C.“隅中”指上午9至11时
D.“晡时”指每天的15至17时
3.B【解析】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A项:“夜半”所指的时间是前日夜11时至当日凌晨1时(北京时间,24小时制,下同)这个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为“子时”。B项:从字面上来看,“鸡鸣”确有“鸡叫”之意,但它在十二时中却是特指夜半之后、平旦以前的那一时段,即深夜过后的1至3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丑时”。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的一段时候称“平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黎明之时。用地支表示这个时段则为“寅时”,即每天清晨的3至5时。C项:“隅中”指临近中午的时候,即上午的9至11时,用地支表示为“巳时”。D项:古人进餐习惯,吃第二顿饭是在“晡时”。因此,“晡时”之义即“第二次进餐之时”。这一时段以地支命名为“申时”,它指每天的15至17时。古时“晡”与“馎”相通。故本题选B。
4.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是由( )。
A.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
B.生产关系决定的
C.人们的社会关系决定的
D.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
4.D【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之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指的是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故本题选D。
5.VR体验、动漫、动画等形式,从细节之处做设计,把故宫传统的文化元素________时尚新潮的当代工艺品中。就这样,故宫利用原创、金融和亚文化三驾马车,开拓出传统文化IP活化的新________,揭示了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________的巨大空间和可能性,也揭开传统文化市场开发庞大财富冰川的一角。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注入 途经 阐述 B.融入 途径 阐释
C.植入 路径 阐发 D.加入 路子 阐明
5.C【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语境。根据“VR体验、动漫、动画等形式,从细节之处做设计,把故宫传统的文化元素________时尚新潮的当代工艺品中”可知,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通过多种形式、细节设计,把故宫传统的文化元素与当代工艺品紧密结合。A项“注入”指水进入或者抽象事物灌入,常与“血液、活力、动力”搭配,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融入”指彼此融合,彼此接纳,符合文意。C项“植入”指将某种符号融入其中,符合文意。D项“加入”指加上,掺进去,程度较轻,不能体现紧密结合,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语境。根据“开拓出传统文化IP活化的新________”,排他性不强。第三步,分析第三空语境。根据“揭示了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________的巨大空间和可能性”可知,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传统文化有巨大空间和可能性,要挖掘即为深入开发探求,需要填入意思与“挖掘”相近的词语,C项“阐发”指阐明并发挥,符合文意。B项“阐释”为解释表明,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下一篇: 教师招聘笔试备考教育综合知识客观题汇总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