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chuan.hteacher.net 2023-04-04 13:50 四川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关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就改变难度而言,陈述性知识改变较易,程序性知识改变较难
B.就习得速度而言,陈述性知识习得较慢,程序性知识习得较快
C.就知识的内涵而言,陈述性知识是静态的,程序性知识是动态的
D.就意识控制程度而言,陈述性知识意识控制程度较高,程序性知识意识控制程度较低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区别:(1)定义不同。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2)测量方式不同。从测量学的观点看陈述性知识的提取线索是有意识的,因而是能直接陈述的知识,可以通过“陈述”或“告诉”的方式测量;而程序性知识往往只能借助于某种具体作业形式来间接推测其存在,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换言之,只能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来间接测量。(3)表征形式不同。从心理表征上看,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命题网络、表象等形式在头脑中得到表征;而后者则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等形式来表征。(4)意识控制角度不同。从意识控制角度看,陈述性知识的激活速度一般较慢,而程序性知识的激活速度较快。(5)习得与遗忘速度不同。由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一个记忆的过程,因此相对而言习得的速度较快,遗忘也快。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本质上是获得一套控制个人行为的操作程序,学习速度相对较慢,遗忘也较慢,有些技能甚至能终生不忘。故本题选B。
2.要纠正一个学生不认真学习的态度,按认知失调理论,最恰当的概括是( )。
A.当学生认真学习时及时表扬
B.当学生不认真时进行严厉批评
C.让学生为自己的不认真学习找出理由
D.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不认真对自己的危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认知失调理论。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当认知不平衡或不协调时,比如新出现的事物与自己原有的经验不一致或者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等,这样内心就会有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个体就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以达到新的平衡。可以说,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因此,要纠正一个学生不认真学习的态度就要从认识上入手,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不认真对自己的危害。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