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lin.hteacher.net 2023-04-14 17:35 吉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在面试考试题中结构化问题时稍难的内容,从结构化答题中可以间接考察我们教师的逻辑性,语言表达能力和日常的人际关系以及事物的处理能力等。因此答好结构化问题是必要的,学会答题思路,后通过练习是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答题能力的。希望本次分析可以帮助大家快速掌握结构化答题方法。
在答题时要先判断它是什么类型的题目,不同类型的题目的答题思路也会有所不同,这道题是属于教师教育过程中的教育现象类的问题。针对这类题目首先我们要先做出自己的判断或给案例定性,再分析具体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对于此类问题考试中的问法也是有迹可循的,都是“你怎么看?”所以这类题大家在答时切记不要马上回答解决措施,要按照我们的思路答题才更好针对性,更能突出自己的逻辑和能力,只有分析出原因,找出实质问题再解决才是有效的。
参考答案:
1.提炼,提出观点:
这是属于教育现象类的问题,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想要保证活动中良好的秩序,但是采用高度控制孩子的方法,我认为这位老师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我们在工作中应杜绝类似的情况发生。
2.分析论证:
这种情况发生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原因:
(1)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儿童观。教师应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把儿童当做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尊重幼儿的人格,活动更应该以儿童为主体,而不是控制孩子。
(2)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正确,要想让幼儿遵守纪律掌握规则,不应用语言的说教和讲解,过程中缺少一定的引导,引导幼儿理解规则后才能遵守规则。
(3)教师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和成人是不同的,有自身的特点和思维方式,体现活泼好动,因此控制幼儿的行为,小手背后侵犯了幼儿的自由。
(4)侵犯了幼儿参与和自由表达见解的权利,幼儿是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老师应让幼儿交流和表达,而不是为了纪律不让孩子说话。
3.落实解决:
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帮助幼儿遵守活动纪律:
(1)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做到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规范,并落实的实际教学活动中。
(2)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态度,可以采用规则引导法,让幼儿逐渐理解规则,在活动中不断练习,从而掌握规则和纪律。
(3)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期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的语言并不能理解,因此一味的说教并不能达到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用游戏法让幼儿去掌握纪律。
(4)教师要提出准确的要求,在活动中可以交流和表达,但是发言要举手,并且养成轮流讲话的好习惯,别人说话时也要认真倾听,这样的教学活动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50米快速跑答辩问题及解析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