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andong.hteacher.net 2023-04-17 18:05 山东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知各种自然肌理的形式美感,赏析肌理艺术作品的艺术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欣赏、讨论,体验自然肌理的天然妙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析肌理在作品中的艺术特征。
难点:感悟自然肌理在艺术作品中的形式美感。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设置观看视频:教师播放“自然与我同行”巴黎时装周的主题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模特服装的独特之处。
学生大胆发言,教师总结:大自然的生命为设计师提供了设计灵感,叶子制作的裙子,花瓣组成的鞋子,将模特们装扮的好像森林中的精灵,同学们,不同的材质为我们呈现不同的视觉感受,而这些材质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肌理。从而引出课题《自然肌理》。
活动二:描述分析
1.初识肌理
教师请学生观察大屏幕上的作品《竞艳》,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小猫身体的花纹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猫身体上的花纹是由木纹印制而成,虽都为木纹,但每只猫身体上的木纹却不同,这就是画面的层次;进而观者能够感受到平面作品的节奏韵律,呈现出自然、清新的效果,这就是画面的肌理。
2.展开联想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换一种材料,还可以运用什么材料表现猫的特点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在生活中常接触树皮、石头、皮毛等材料都具有很明显的肌理,这些自然产物给我们营造了一场视觉盛宴,这些材料都可以应用在作品中增强画面的美感。
3.分析元素
展示《日落》《雪林》作品,并提出问题:
①请学生眯起眼睛,画面中你都看到了什么?(点、线、面;《日落》将落日余晖归纳成一条条五彩的线;《雪林》中的树木归纳成一个点,而且大小不同,形成面的感觉。)
②画面中的纹理排列有哪些特点呢?(大小变化、长短错落、粗细对比……)
学生代表回答,教师总结:肌理在画面中呈现最本质的元素是点、线、面,能够给人形成美妙的视觉感受,不同排列方法视觉效果不同,进而使画面呈现出不同的节奏美、秩序美和韵律美。
4.方法
教师继续展示《雪林》图片并提问:
①这件作品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拓印)
②还有其他方法吗?(抗水法、吸附法)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艺术家运用最简洁的方法,将自然肌理美转化成艺术作品美。
活动三:总结解释
教师总结:大自然带给我们无限美好,艺术家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将自然美融入艺术作品中,通过先进的工艺手法,创造新的肌理形态。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工艺手法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并能创造出丰富的外在造型形式。
活动四:欣赏评价
教师展示《彩釉陶瓷壶》,请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从材质、元素等角度进行赏析。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都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升华:大自然孕育人类生命,同时带给人类美的享受,同学们要养成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课后请同学们寻找当代善于表现肌理作品的艺术家,并选择其作品写一个300字的作品介绍。
四、板书设计
自然肌理
种类:树皮、石头、皮毛等
元素:点、线、面
排列:节奏美、秩序美、韵律美
作用:增强视觉表现力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剪纸故事》教学设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