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事业单位笔试常识:关于“战国四公子”你要掌握的考点一

http://ningxia.hteacher.net 2023-04-25 11:45 宁夏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关于“战国四公子”你要掌握的考点
同学们,穿越历史长河,今天咱们一起走进战国时期,了解一下关于战国时期比较著名的“战国四公子”吧。他们分别是谁呢?和他们相关的典故有哪些呢?而我们又应该掌握哪些关于他们的考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战国四公子”分别是哪四位杰出的公子?
“战国四公子”分别包括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被称为“战国四公子”。
二:他们为什么被称为“战国四公子”?
称他们为“公子”,并不是因为他们风度翩翩,舞文弄墨,而是因为他们都是“诸侯之子,公族之后”,而且都曾经位列宰相,是战国时期不折不扣的风云人物。在这一人才辈出的时代,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绚烂。
三:与他们相关的典故有哪些?
(一)毛遂自荐:毛遂自荐指毛遂自我推荐担当重任,跟随平原君前往楚国游说并成功说服楚王的故事。该典故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赵胜,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弟弟,号称平原君。
公元前259年,秦军围困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的平原君打算在门客中选取二十名文 武兼备的人,前往楚国与楚王联盟;可是选来选去,只凑够了十九个人。这时候,门下有一位叫毛遂的人,自告奋勇愿出使楚国。平原君本不想带他前往。却被毛遂说服。带他前往。达到楚国后,平原君同楚王得谈判并不顺利。后毛遂果然不负众望,通过利弊详谈说服楚王同意结盟并歃血为盟,在楚国的殿堂上确定了合纵盟约。 随后,楚王派兵联合魏国大败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毛遂凭着他那一张能言善辩的嘴,抵过百万大军,令平原君赵胜刮目相看,从此把毛遂尊为上等宾客。
(二)窃符救赵:即魏安厘王二十年,秦将围困邯郸,魏国害怕不敢出兵救赵。情急之下,信陵君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窃得兵符,夺取兵权,完成了救赵的使命。该典故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魏无忌,魏昭王之子,魏安厘王的弟弟,号称信陵君。
公元前259年,秦军再次攻击赵国,一直打到都城邯郸。由于赵魏有亲戚关系,赵国邯郸被围时,魏王受邀派出十万大军前去支援。而秦王得知后,派特使威胁魏王,魏王害怕便命十万大军原地待命,待战局趋势明朗时再出战。
而信陵君从全局思考:目前诸侯中能与秦军抗衡的只有赵国,而魏国毗邻赵国,赵国一旦沦陷,唇亡齿寒,魏国也会危在旦夕。所以他多次劝谏魏王,希望魏王出兵救赵,以解邯郸之围。魏王却因顾忌秦军,不为所动。情急之下,信陵君以国家利益为重,置生死度外,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窃得兵符,夺取兵权,完成了救赵的使命,也巩固了魏的地位。
邯郸之战,虽没有长平之战那样广为人知,但其对列国的形势的影响却非常巨大。史上称,邯郸之战,是一场推迟了秦国统一步伐的战争。
(三)鸡鸣狗盗:鸡鸣狗盗即学鸡鸣叫以骗人,装成狗的样子盗窃;后来比喻低贱卑下的技能或行为,或指具有这种技能或行为的人,含贬义。该典故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田文,齐威王之孙,号称孟尝君。
春秋战国时期,孟尝君礼贤下士,门客众多,影响巨大,秦昭王慕名拜他为相。不久,有人向进言:“孟尝君虽贤能,却是齐国人,如果我们秦国遇到和齐国的争执,他定会为齐国利益着想,我们秦国就危险了。”秦昭王认为有理,罢免了孟尝君得丞相,并将孟尝君关押起来,准备找个借口杀之以除后患。
孟尝君身陷囹圄,他和他的门客四处托人想办法解救。最后一位门客于夜里趁黑装成狗的模样摸入秦宫,偷出了狐白裘。将其送给秦王宠姬,得到其帮助被释放并强令回国。因怕秦昭王反悔,他们不敢耽搁,连夜奔逃。因天仍黑,函谷关不开,众人犯难。又一位门客站了出来,学了几声鸡叫,引得城关内外的雄鸡全都叫了起来。守关士兵听见鸡鸣,以为天色将亮,遂打开城门,孟尝君一行人就这样逃出了秦国。“鸡鸣狗盗”一词亦随之流传下来。

关注公众号

推荐阅读:

教师招聘考试公告

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职位表

教师招聘报名时间

责任编辑:宁夏分校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更多宁夏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教师招聘笔试:生物学科知识简答(20)教师招聘笔试:生物学科知识简答(21)教师招聘笔试:生物学科知识简答(22)教师招聘笔试:生物学科知识简答(23)教师招聘笔试:生物学科知识简答(24)教师招聘笔试:生物学科知识简答(25)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