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06-16 13:41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三)学唱歌曲
这一环节是唱歌课的最重要的环节,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表演的能力,。
1.发声练习
首先,我先弹琴伴奏,带领学生配合柯尔文手势演唱大屏幕展示的歌曲旋律片段,进行发声练习。
引导学生演唱过程中,气息的输送要平稳、均匀,不要忽快忽慢。学生练习2-3次,过程中我会纠正气息不稳定以及吸气过快的问题。
2.学唱曲谱
(1)我会展示完整曲谱,使用缓吸缓呼的方法范唱歌曲,请学生使用“em”的声音跟唱,熟悉旋律。
(2)带领学生跟随钢琴慢速学唱曲谱,演唱后指出学生没有保持住长音的时值。
(4)我会弹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曲谱,注意唱准长音的时值。
3.体会情感
我会播放《音乐之声》歌剧视频片段,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呈现的歌词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
学生以4人为小组讨论3分钟后回答:玛利亚对音乐的喜爱。
我会总结和延伸:音乐剧《音乐之声》根据真实故事《冯·特拉普家的歌手们》改编,故事发生在1938年的奥地利。修女玛丽亚成为了奥地利海军上校家的家庭女教师,上校自妻子去世后,像管理军队一样经营自己的家庭,7个孩子个性叛逆,而玛丽亚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家。她教会孩子们游戏、唱歌,也用音乐融化了上校冰冷的心。电影生动地塑造了热爱歌唱、活泼欢乐的女主人公玛丽亚的形象,结合歌词“音乐之声,使我心驰神往”等内容,强烈地感受到玛利亚对故乡、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4.完整演唱
我会播放歌曲伴奏音频,学生跟随音频演唱歌曲,演唱过程中注意弱起小节和长音部分的演唱。
在此环节充分体现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采用丰富的教学活动,更好的和学生共同探索。
(四)巩固提高
我会利用多媒体播放管弦乐版的《音乐之声》音频片段,提出问题:辨识出刚才学习的旋律。对比人声版与管弦乐版本有什么不同?学生可以很容易的辨识出主旋律,同时回答问题:音响效果不同,管弦乐更宏大
我会进行鼓励、总结和延伸:同学们聆听的都很准确。刚刚播放的是管弦乐版的《音乐之声》,里面出现了歌曲中熟悉的旋律和节奏,并且还穿插了《音乐之声》电影中其他的音乐片段,如《孤独的牧羊人》。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人声版的作品情感表达更细腻一些,旋律搭配歌词的表现,使得在聆听的时候更加注重歌曲的内涵和情感;而管弦乐版的《音乐之声》运用了大量的乐器渲染,音响效果更加宏大,创作中使用高难度的创作技巧,在原先作品的基础上加入了复杂的节奏变化,旋律自然流畅,乐器演奏相互交错,音色丰富。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这样做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拓展,能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五)小结作业
小结作业环节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课堂小结时我会以师生问答的形式总结本节课内容同时再次提升情感。本节课理解了弱起小节概念,学会了缓呼缓吸的演唱方式,使用缓吸缓呼的方式准确演唱歌曲中的长音,体会了歌曲中主人公对故乡和音乐的热爱之情。希望同学们都能像主人公一样乐观积极的面对生活,能够热爱音乐,热爱自己的故乡。
留下作业,课后聆听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思考这首歌曲的唱法有什么独特之处?与今天所学的《音乐之声》相比,在演唱时有什么异同?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以上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苏州园林》说课稿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