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3-06-16 14:46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主体性原则——指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性,但是学习策略的训练还是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2、内化性原则——指训练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已的学习能力,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运用。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反过来,学习也没有一定的必胜方法,每个学生有不同的适合方式,需要找到适合的学习策略,才能事半功倍。
3、特定性原则——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类型。针对识记类的记忆更适用于复述策略,如果需要更深层次的理解,那就更适合于精加工策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讲解多种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策略。
4、生成性原则——学生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生成某种新的东西。知识理解有两种标志:一是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二是做出来。所以这也要求学生树立对学习材料进行加工的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学习材料。
5、有效的监控——指学生应当知道何时、如何应用他们的学习策略并能反思并描述自已对学习策略的运用过程。当在运用学习策略的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行认知,即所谓的元认知,就更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6、个人自我效能感——指教师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策略的效力以及自已使用策略的能力。正如斯金纳所强调的强化,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机会去运用,强化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运用,那才能增加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记忆,总结成一句顺口溜:效效特爱煮花生。效-有效的监控;效-个人自我效能感;特-特定性原则;煮-主体性原则;花-内化性原则;生-生成性原则。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福建教师招聘备考:学习策略之“记忆术”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