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06-21 14:17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在研读环节主要在于分析文章内容,揭露文字背后的意义,我主要采用的是“以读促情,以情促读”:
首先,我会请学生思考:“两小儿在“辩斗”的过程中,两人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由学生主动举手自由回答,得出结论:一小儿:日出近,日中远;另一小儿:日出远,日中近。紧接着我会出示幻灯片: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引导学生齐读,我会顺势写下板书。
接下来,我会请学生们思考“支撑各自观点的理由是什么?”在书本上找出来用笔进行圈画,同桌之间进行交流。之后请学生分享,幻灯片出示句子:一儿曰:“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紧接着追问他们分别是从什么维度来论述的?交流后得出结论:一小儿是从视觉上,以大小来判断;另一小儿是从触觉上,以冷热来判断,顺势写下板书。
紧接着,我会再次发问“这场辩论结果如何,有无胜负?”请学生亮明观点,用书上的话进行回答:没有胜负。原句:“孔子不能决也。”
再次对学生进行引导,“作为裁判的孔子为什么不随便下个结论呢?这又说明了什么?”组织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应实事求是,做学问、做人不能不懂装懂,否则后患无穷。
最后,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在组内讨论自己最喜欢文章中的哪一位人物?最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进行自由分享——两小儿:善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孔子: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学无止境。此时我顺势写下板书。
在以上的教学中,带着学生回归了课堂以学生的读、说、思、议代替了教师琐细讲解分析,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击破了本课的重难点,而且培养了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交流合作意识,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识
我们常说应走进文本,也应走出文本,走进生活。因此在此环节我将请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尽情的探索,捕捉闪光的瞬间,请学生说说他们说的有道理吗?生活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能用现代知识对其说法作以合理解释吗?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组内交流讨论,自由发言,之后用幻灯片出示相关资料,解释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较中午时大呢?(错觉)为什么我们感觉早上冷中午热呢?(斜射与直射)
(五)归纳小结,作业布置
接下来我会本着“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请学生根据板书自主讲述故事,在评价学生讲述故事的表现后,我会引导学生共同总结:通过对两小儿“辩日”的学习,了解到了和太阳相关的地理知识,也学到了要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同时要向孔老先生学习实事求是,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是课堂的延伸与补充,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能强化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帮助其实现知识从课堂到课下的迁移。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作业:
①写一篇关于故事里人物,“××,我想对你说”的日记,不超过300字;
②课外表演课本剧《新编两小儿辩日》。
五、说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面试《故都的秋》说课稿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