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3-06-27 16:58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故本题选D。
2.D
【解析】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故本题选D。
3.C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的概念:(1)互补性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能与环境协调,从而继续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2)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能起到调节作用,能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故本题选C。
4.B
【解析】狼孩的故事说明了遗传素质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故本题选B。
5.D
【解析】教育者如果单纯强调人的自然性就会导致遗传决定论;若过分强调教育的作用则易导致教育万能论;若过分强调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则易导致环境决定论;而过分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又会导致儿童中心论。故本题选D。
6.D
【解析】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智力主要有七种能力构成,其中语文能力(言语智力),包括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故本题选D。
7.D
【解析】霍华德,加德纳:空间能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故本题选D。
8.A
【解析】智力测验又称普通能力测验,是一种认知测验。故本题选A。
9.C
【解析】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智力测验是本世纪初法国政府为鉴别低能儿而聘请心理学家比纳(A.Binet)和他的同事西蒙(T.Simon)编制的。这个量表叫比纳—西蒙智力量表于1905年首次发表。故本题选C。
10.A
【解析】斯坦福——比纳量表所采用的是比率智商:智商(IQ)=智龄(MA)/实龄(CA)×100,得出智商为120,120属于智力正常儿童。故本题选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