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andong.hteacher.net 2023-07-06 13:45 山东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是老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必须注意的两个群体。明确区分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是我们做好相应的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现就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进行对比区分,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一、概念明晰
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班级、小组、团支部都属于正式群体。一个班级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式组织。
在正式群体内部,学生们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往往会形成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与正式群体目标的一致程度。
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三个阶段。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标和内容。联合群体的成员有共同的活动目的,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义。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类型
(1)积极型:价值目标与班级正式群体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是班级正式群体的补充。
(2)娱乐型:主要目的是玩好有趣。
(3)消极型:自觉和不自觉地与班主任班委会发生对立,如破坏纪律、发牢骚、不参加集体活动等。
(4)破坏型:游离出正式组织,他们没有是非善恶标准,常常对班级组织产生破坏甚至震慑作用。
三、特点
正式群体:(1)目标与任务明确;(2)成员稳定;(3)有一定的组织纪律和工作计划
非正式群体:(1)成员之间相互满足心理需要;(2)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但有可能存在排他性;(3)行为上具有一致性,非正式群体具有共同的行为规范;(4)成员的角色和数量不固定。
四、教育措施
正式群体:(1)选好班级正式群体中的领导;(2)注意引导和支持;(3)适当授权,鼓励学生的自主管理。
非正式群体:(1)要摸清非正式群体的性质;(2)对积极的非正式群体给予鼓励和帮助;(3)对消极的非正式群体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干预。
五、学生群体的作用
学生群体对个体活动是产生促进助长还是惰化作用取决于四个因素:(1)教学活动的难易;(2)竞赛动机的激发;(3)被他人评价的意识;(4)注意的干扰非正式群体对学生个体和正式群体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牛刀小试
1.李磊和几个平时关系不错的同班同学经常一起玩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小群体,但他们经常会与班主任和班委会对抗、不参加集体活动,他们这个群体属于( )。
A.积极型非正式组织
B.娱乐型非正式组织
C.消极型非正式组织
D.破坏型非正式组织
【参考答案】C。解析:非正式群体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A 积极型:价值目标与班级正式群体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是班级正式群体的补充。
B 娱乐型:主要目的是玩好有趣。
C 消极型:自觉和不自觉地与班主任班委会发生对立,如破坏纪律、发牢骚、不参加集体活动等。
D 破坏型:游离出正式组织,他们没有是非善恶标准,常常对班级组织产生破坏甚至震慑作用。
题干中“李磊和几个平时关系不错的同班同学经常一起玩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小群体,但他们经常会与班主任和班委会对抗、不参加集体活动”的描述与消极型非正式组织相符,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师生关系的类型
下一篇: 教育学考点教育制度3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