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andong.hteacher.net 2023-07-06 13:57 山东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教招考试少不了的就是对教育家及其观点的考察。从古至今,醉心教育研究的人物不知凡几,尤其是我中华大地,泱泱大国更是人才辈出,所以每年进行的教师招聘考试中对于我国学者的教育观考察总是多样百变。但再百变的考题也离不开根本的理论,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大家掌握理论,熟读精思,就一定可以灵活机变,巧妙应对。上一期,小编带领大家研究了儒墨两大显学及其创始人的观点,这次我们就着儒家理论,深入研究,再来认识两位经典教育者:孟子与荀子。
一、人物简介
首先认识孟子,名柯,世称亚圣,今日位于济宁邹城的孟子故居依然保留着这位先贤的旧时痕迹。孟子的思想大多集中于其著作《孟子》一书中,其中深造自得,克己自省的思想时至今日依然影响深远,另有千古名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影响了数代人的思想和行为。而最重要的还是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持久而深远。
其次是荀子,名况,不仅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荀子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二、教育思想及对比
孟子教育思想
1.人性论:性本善—体现内发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
2.教育作用:对人:扩充善性 求放心
(四心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对社会:得民心
3. 教育目的:明人伦 培养"大丈夫"—体现个人本位论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4. 教育内容:注重道德
5. 教育方法及原则:
(1)深造自得(主张学习中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
(2)盈科而进(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
(3)教亦多术(对不同情形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
(4)专心致志(人们在学习上的差异取决于其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专心致志,而不是 其天资的高低
荀子的教育思想
1.人性论:性本恶—体现外铄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 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2.教育作用:社会功能:统一思想;个体功能:化性起伪。
3.教育目的:培养大儒;培养人才的标准:德才兼备,言行并重。—体现社会本位论
4.教育内容:重视古代典籍的学习,尤其是儒家经典的传播。(五经:诗书礼乐春秋)
5.教育方法及原则:闻、见、知、行。 注重师道尊严
三、小试牛刀
1."荀况言:"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严师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下列观点没有体现荀况的教师基本素质的是( )。
A.品德为师 B.经验为师 C.专业为师 D.管理为师
1.【答案】D。解析:这句古语的意思是教师除了有渊博学问之外,应具备四个基
本条件:一要有尊严的威信;二要有丰富的阅历和崇高的信仰;三要有讲授儒家经典的能力,能够根据教材的内在逻辑,循序渐进,诵说时有条有理,不凌不乱;四要能钻研和精通教材的精粗,并且善于阐发微言大义,而不是记问之学。没有体现管理为师。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学形式阶段论
下一篇: 教育学考点教育制度3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