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08-25 14:25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三、说教学方法
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不仅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对学生智能和个性的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因此,针对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读图分析法、分析归纳法和自主探究法。通过读图分析法,培养整理、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学会合作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基于教学目标,我致力于把“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贯穿于我的教学过程。下面我将重点阐述本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在本节课开始,我会先请学生猜个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碗,都要请它来”,学生猜出是水,继而在多媒体上出示关于缺水的图片,并提出疑问“地球上的水体占总面积的71%啊,为什么还会缺水呢?”由此导入新课。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我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讲授新课,探究新知
首先我会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一下什么是水资源?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又用什么来衡量呢?这些问题学生通过查找教材,很容易得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应该用河流径流量的大小来衡量。接下来我会让他们自主阅读教材及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提出问题“我国的水资源在空间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学生回答后,得出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是南丰北缺的特征。接着我会让学生联系之前所学的河流的知识,引出河流的径流量跟降水有很大的关系,进而让学生看多媒体上北京的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同时结合教材,从时间上分析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特点?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之前的知识,最终得出我国水资源在时间上有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的特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接下来我会顺势提出这种分布特征,又会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活动部分的材料,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上面的三则资料分别反映了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哪些特点?又带来了哪些影响?学生回答华北平原水资源仅占全国的3.8%,反映了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从而影响农作物产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的阴雨绵绵到七八月份的晴朗干燥,反映了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季节变化大。这种干燥天气会影响水稻的产量。云南省连续四年遭遇大旱反映了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这会造成云南省的水资源总量下降。我会进行总结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会影响农作物产量,造成社会经济损失。进而引出应该怎么办?学生回答应合理利用水资源。这样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随后我会引导学生联系之前所学从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来进行思考?学生不难得出是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我会在多媒体上分别出示水库调节径流示意图和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修建水库和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这样设计学生能够联系之前所学知识,进行知识迁移。
(三)巩固拓展,深化知识
这个环节,我会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农民、工厂老板、家长,说一说自己有哪些方法保护水资源。学生畅所欲言。作为农民就改变灌溉方式,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作为工厂老板循环使用工业用水,并对污水进行处理;作为家长一水多用,少用洗涤剂。我会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也明确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我们更应如此。这样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联系实际,树立节水意识和法制意识。
(四)师生总结,梳理知识
这个环节,我会请学生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学生总结了解了水资源的概念,以及我国水资源在时空上的分布特征和产生的影响,并且要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我会再次强调要珍惜每一滴水。这样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五)课外延伸,拓展知识
要求学生调查家乡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进行分享。这样的开放性作业形式能够紧密联系课堂所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我采用的是脉络式的板书,这样可以搭建学生的知识结构框架,一目了然的理清本节课的重点。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初中地理《水资源》教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